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口译技术 > 正文

把握平衡的口译原则

发布时间: 2022-04-08 09:16:46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翻译中平衡点的决定因素,不在需要翻译的文字之内,而在于文字以外。



翻译中平衡点的决定因素,不在需要翻译的文字之内,而在于文字以外。这些因素涵盖:


1. 目标听众/读者

2. 原文/原讲话人预期达到的效果

3. 你作为翻译的定位

4. 交给你的翻译任务

5. 本次笔译或者口译的任务性质


上述几条基本上可以归纳成两点:客户目的与翻译本人的定位。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部的新闻稿听上去就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稿不是一个味道。这不是个政治问题,而是要体现自己电台的风格。在英国,虽然电台基本上是BBC的天下,但是BBC之内不同频道、不同分台的节目,虽然

说的都是英语,也都讲究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电脑软件开发”,“英国首相布莱尔”,而BBC就有可能说“电脑软体开发”,“英相布理雅”。原因之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象是中国大陆,语言用法必须是大陆习惯。而BBC的听众除了中国大陆之外还有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部分听众。节目用语需要反映出这种多国、多地区听众、多种文化传统的现实。


理解了客户目的在平衡掌握中应有的作用后,就不难看出翻译本人定位的作用。所谓翻译的定位指的是你作为翻译与客户是什么关系,不是指政治立场。比如在英译汉时,如果你的客户是英国政府,那你就是服务于英国政府一方,翻译的目的就是表达英国政府的观点,平衡点就应该偏向英文习惯一端。但尽管是为英国政府服务,如果翻译内容是为了表现英国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则应该考虑从译文本身体现和反映客户的目的,从而偏向中文习惯一端。


如果你是在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门当翻译,那么译文就应该偏向中文习惯。一来是为了让听者更容易消化,二来不存在前面提到的体现英国政府语言风格的问题。如果你是英国政府聘请的翻译,就必须使你的译文让人看了就知道是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政府文件。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