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这一机制在项目经理和生产员工之间形成了某种制衡,促使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更为精确的管理,从而确保了项目的高效运行。
(三)可量化的标准产出
由于企业中的任何具体的事都可以抽象为某个任务,这就为针对任务进行产出定义提供了可能。如果每一项任务都能有标准的产出可供参照,则项目经理在
进行预算编制之初,只需比照任务总量和任务产出,即可得出某一任务将会发生的成本,从而使得在项目开始前计算出该项目的毛利率成为可能,而随后的项目管理过程不过就是针对这一目标进行项目实施和监控而已。
在翻译行业中,业界已经发展出了针对每一具体任务的产出标准,以最为典型的“语言处理”活动而言,其下包含的任务及标准产出通常为:
翻译:
是指将源材料翻译为指定的目标语言的过程。尽管存在个人技能和翻译材料上的差异,但通常会将翻译的标准产出定义为每小时250字左右。当然,如果所翻译的材料属于软件界面或者演示文档,实际产出可能略低,而如果所翻译的材料属于常规的文档,实际产出也可能略高。此外,如果使用翻译记忆库,则可能存在匹配的情形,此时应以等价字来计算。
编辑:是指识别并改正翻译中的错误,如准确性、样式、术语和国家标准等问题,通常应同时参照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来执行。通常将编辑的标准产出定义为
每小时500字左右。与翻译类似,实际产出根据不同情形会有略微变化。
校对:是指识别语言机制错误(如拼写错误、标点不正确或未能与公司或客户的标准保持一致等)的过程,通常直接在目标语言上进行。业界建议的标准产出为每小时1000字左右。
专家审核:是指提炼译文精确性的过程。此任务由在类别、技术和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执行。通常可比照校对的标准来进行。此外还有语言质量检查、语言质量控制、语言返工、风格提炼等相关任务,除了参照业界的标准产出外,较为成熟的翻译公司一般都会根据既往项目数据调整出适合本公司的产出标准,以供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计划时参考。
除了“语言处理”活动而外,一般翻译行业较多涉及的还有“桌面排版”活动和“工程”活动,这两个活动不像“语言处理”那样能够基于字数进行直观衡
量,但业界也定义了相应的产出标准。
“桌面排版”活动的部分任务及标准产出如下:
将译文转换为DTP①格式:根据不同的排版工具而有所不同,一般每分钟可转换一到两个文件。
排版(初排):根据使用的排版工具及所排版的语言而定义不同的产出,比如,FrameMaker①的亚洲语言排版一般为每小时10页,欧洲语言排版则可达到12页;而 InDesign的欧洲语言排版一般每小时只能完成6页。
DTP质量控制:根据使用的排版工具及所排版的语言而定义不同的产出,Microsoft Word文件的亚洲语言排版一般每小时可检查40页,而阿拉伯语言的排
版每小时只能检查30页,等等。
“工程”活动的部分任务及标准产出如下:
文件准备:一般也叫“前处理”,指将客户提供的文档准备成可供翻译的格式,通常根据所要准备的文件类型而有不同的产出标准。如Excel文件每小时可准备15个,Word文件每小时可准备3万字,FrameMaker文件每小时则可完成一本250页书的准备工作。
调整大小:多指调整软件对话框的大小,一般在翻译记忆工具中进行调整时的标准产出是每小时12个对话框,而直接在软件编译结构中进行调整时的标准产出是每小时6个对话框。
屏幕截图:一般基于复杂度而有所不同,简单的截图产出通常为每小时6幅,中等难度的为4幅,复杂的则为每小时2幅。
编译:依具体编译工具和编译任务而有所不同,以HTML格式的帮助编译而论,每小时可完成约1万字,而以Webworks②格式的帮助编译及除错而论,每天应完成200页。
有关标准产出的量化指标就不逐一枚举了,目的无非是希望帮助项目经理树立一个牢固的概念:所有翻译项目都可以通过可衡量的标准来精确控制每一个生产环节,在这个意义上,项目是可以被“管理”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