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转化为句子主语,而与“allow”偶联的动词不定式“to”后的动词转化为句子的谓语,其译文更符合汉语的逻辑。相似用法的单词或词组还有permit(导致,引起),lead. .. to conclude(使得出结论)等。
3.形容词
生物医学论著中的形容词主要用于说明事物的特征、特性,有些形容词能很好地起到缩短句长,营造语境的作用。一些形容词在生物医 学论著中的意思与在一般文献中的意思会有很大不同,如翻译不当,会令译文生硬晦涩,含混 不清,因此只有把握其内在涵义,通过联系具体 医学知识,将其译作符合生物医学标准的汉语才能达到翻译效果。
例 3. Parallel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were performed upon cerebral arteries and their adjacent perivascular subarachnoid spaces.
译文:(我们)同时对脑动脉及其邻近的血管周围蛛网膜下腔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
分析:parallel原义是“平行的,相同的”,本句通过parallel传达了两个意思:1.超微结构的研究涉及脑动脉和其临近的血管周围蛛网膜 下腔;2.对这两个部位的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时要兼顾这两层涵义。
4.副词
一些副词的巧妙应用不仅体现作者写作技能,而且往往可使文章增色,在英语生物医学论著中常起到传达弦外之音的效果,也是对读者理解力的检验。论著中个别副词的汉译需要译者结合医学知识,通过自身的领悟进行合理的翻译,以使译文脉络清晰,通俗易懂。
例 4.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as remotely induced via perforation of the circle of Willis of rats with an endovascular
suture during MR imaging.
译文:MR(核磁共振)成像期间,通过血管内置人缝线在远端刺破大鼠Willis环(大脑动脉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析:remotely是“遥远地,偏僻地”意思, 如果生硬地翻译,非专业人员很难理解遥远和诱导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模式。解剖学上Willis 环位于颅内,缝线只能通过颅外血管向颅内延伸进入Willis环,此时缝线的头端相对于其插入点确实处于“遥远”的状态,因此翻译成“在远端”符合解剖学特点,也易理解。
5.介词
在生物医学论著中,介词或与不及物动词搭配构成词组,或夹于两名词之间,表示一个完整的动作或状态,汉译时应根据已有的医学知识,将其转化成合适的动词,此为转换译,是翻译介词时通常使用的翻译方法。句子内容不同,与同一介词搭配的名词不同,其转换后的动词意思也有相应不同,是翻译中的难点。
上一篇:伦理在医学术语翻译中的影响
下一篇:简述医学论文英译汉技巧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