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表意模糊的词
有些汉语词语比较笼统,表意模糊,译成英语时应突破汉语重直觉、重表象的思维模式,寻求词语的确切含义。
例 4
原文:昨天看电影我没有买到好票。
译文:I did not buy a good seat for yesterday's film.
分析:“好票”在这里比较笼统,实际上是指“好座位”。
例 5
原文:这所全国重点大学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译文;The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has prepared batches of Qualified graduates for the society.
分析:“输送”在句中是一个模糊笼统的词,具体说来是指"培养出”。“人才"也比较笼统,这里译为qualified graduates是比较确切的。
(3)比喻词汇
汉语有许多比喻词汇,表面意义和喻指含义完全不同。英译时应跳出机械对应的思维定式,动态地译出其潜在的意义。不过,这种用法经常出现在比较ロ语化的汉语中,专业八级翻译试题一般都相对正式,这种考点很少出现。
例 6
原文:老师答应给这几个学生“开小灶”。
译文:The teacher has promised to give these students special tuition.
分析:“开小灶”在这里指的是“个别辅导”。
例 7
原文:他是个墙头草,谁硬就跟谁。
译文:He always sits on the fence and falls on the side of the stronger.
分析:“墙头草”是个比喻,与英语中sit on the fence含义一样。为了译出其内在含义,译文选择舍弃了其表面意义。
上一篇:汉译英考试中的词类转换
下一篇:2003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真题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行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