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环节,特别是针对师范教育弱化、部分教师素质能力不强及教师编制配备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开展重点攻坚,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力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出真招实招。
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贴近我省实际,实事求是提出管用、够用、好用的目标任务和贯彻措施,不提过高要求,不提不切实际做法,确保政策措施能够落地落实。
三、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总的目标是要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目标:一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通过采取系列举措,教师教育体系基本健全,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得到缓解。二是到2022年左右,通过进一步深入改革,教师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职业发展通道更加顺畅,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三是到2035年,通过不懈努力,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培养造就数万名骨干教师、数千名卓越教师、数百名教育家型教师,全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方向,突出师德养成,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二是坚持优先发展,强化措施保障,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四是坚持分类施策,强化素质提升,根据各级各类教师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统筹兼顾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精准施策,定向发力,提升素质。
四、具体的改革举措与政策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