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机翻技术 > 机器翻译 > 正文

用逻辑形式生成句子

发布时间: 2023-05-25 09:28:20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另一方面,使用特征的方法是可逆的,比如语法2,因为该方法在特征中保留了判断构造逻辑形式所需的信息。


直观上,只要你有了一个可供分析的语法,那么将它反过来使用,生成句子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句子生成器的输入是语法成分及其作为逻辑形式的SEM特征,这样,就能借助语法将这个成分分解成一系列意义正确的词法成分。但是,并非所有的语法都可逆。事实上,由于使用了λ归约,语法1是不可逆的。要弄清原因,我们不妨分析一个例子。假设你想生成一个有如下意义的句子:


(<PAST SEES1> s1 (NAME j1 "Jill") <THE d1 (DOG1 d1)>)


语法1.png

语法1只有一个S规则,如果你想将规则1中的SEM值同这个逻辑形式合一,不要指望能成功。模式(?semvp ?semnp)可匹配任何由一元谓词和一个参数构造的命题,但这里所指的逻辑形式是一个拥有三个参数的命题。问题在于,这里用λ归约对原逻辑形式进行了转化,即:


((λ a (<PAST SEES1> s1 a <THE d1 (DOG1 d1)>)) (NAME j1 "Jill"))


λ归约有一个逆操作,称为λ提取,用来寻找匹配的结果。但这样也有问题,现在逻辑形式有三种可能的λ提取,即:


(λ e (<PAST SEES1> e (NAME j1 "Jill") <THE d1 (DOG1 d1)>))

(λ a (<PAST SEES1> s1 a <THE d1 (DOG1 d1)>))

(λ o (<PAST SEES1> s1 (NAME j1 "Jill") 0))


规则1中没有任何信息提示哪个才是正确的提取,但实际上只有第二种才能产生正确的句子。


另一方面,使用特征的方法是可逆的,比如语法2,因为该方法在特征中保留了判断构造逻辑形式所需的信息。对于这个问题,用例子很容易解释。


语法2.png

在很多方法中,句法分析和句法实现是相似的过程。两者均可视为构造一个句法树的过程。句法分析程序以词为起点,尝试寻找一个能表示这些词的树,由此得到这句话的逻辑形式。而句法生成器以逻辑形式作为起点,尝试寻找一个能表示该逻辑形式的树,由此得到实现该形式的词。两者的相似表明标准的句法分析算法对于句法实现也适用。举个例子,假设用标准的自顶向下算法,根据是否与期望的SEM结构匹配,从语法中挑选规则,句子中的词就自左向右地选择出来了。问题在于,这种方法的效率可能非常低。例如,假设用语法9.14来实现带SEM的S:


(<PAST SEES1> s1 (NAME j1 "Jill”) <THE d1 (DOG1 d1)>)


规则1基本上与之匹配,因为它的SEM特征有一个变量,它的值为?semvp。因为没有其他S规则,因此这条规则就被实例化。现在,让我们尝试用标准的自顶向下算法来生成这两个子成分,即:


(NP SEM ?semsubj)

(VP SUBJ ?semsubj

      SEM (<PAST SEES1> s1 (NAME j1 "Jill") <THE d1 (DOG1 d1)>))


但是,NP的SEM不受此限。句法生成器要继续进行上面的过程,必须随机生成名词短语,并且利用每个名词短语来尝试实现VP,向前回溯直到找到合适的组合。遗憾的是,如果语法规模很大,该算法可能会陷入无限循环中。显然,这种策略不可行。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用选择限制进行语义筛选
  • 下一篇:简单疑问句的处理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