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机翻技术 > 机器翻译 > 正文

“基元分解”的简单介绍

发布时间: 2022-08-20 09:41:1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基元分解或成分分析的概念就是为了补充这样一个结构。


句子的意义表示是由与单个词位非常对应的原子符号组成的。但是,除了题元角色,这些词典表示中没有过多的内部结构。基元分解(primitive decomposition)或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的概念就是为了补充这样一个结构。


为了探讨这些概念,研究由McCawley(1968)的讨论所促成的如下例子:


Jim killed his philodendron (注释:philodendron是一种被称为喜林芋的植物)  (1)

Jim did something to cause his philodendron to become not alive.                  (2)


从真值条件的观点,这两个句子具有相同的意义。然而,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同义关系,因为kill与例句(2)中的任何一个单独词位都不是同义的。确切地说,kill的这个涵义等同于第二个句子中更基本(more fundamental)元素的精确组合。援引规范形式的概念,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例子应该具有相同的意义表示——例句(2)的潜在意义表示。把像kill这样的单一谓词转换为更复杂的谓词集合可以看成是把词的意义拆开或分解为若干个更简单、更基础成分的组合。在本例中,更基础的(或许不可分)成分是与词位do, cause, become not和alive有关的意义表示。


有趣的是这项技术也被用于解释一些词句的交替(Lakoff,1965;Dowty,1979)。研究下面的例子:


John opened the door.   (3)


The door opened.   (4)


The door is open.   (5)


这种分解方法认为在所有例句中都有一个与open相关联的类似状态的单个谓词。这些例句之间意义的不同源于该单个谓词与cause和become的潜在基元之间的组合。


注意这个基元分解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个方法中,像DO,CAUSE和BECOME这样的基元与一个可扩展的谓词集(对应于语言中的大部分动词)相关联,因此这个表示方案仍旧具有词典的性质。一种更激进的方法宣称这些内容谓词本身还能被分解为更基本元素的集合。人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这类基元的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基于基元的表示系统是概念依存方法,简称CD方法(Conceptual Dependency)(Schank,1972)。在这个方法中,11个基元谓词被用于代表所有类似谓词的语言表达式。图1所示的是10个基元及其意义的简单说明。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