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信息表达是口译过程的最后ー个阶段,也是检验译员能力最直观的阶段。译员即使正确理解了原文信息,也完整记住了原文的内容,但是不善于表达或者表达效果不理想,仍然算不上是成功的口译。一般来说,口译表达的评价标准包括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上要求发声得当、仪态得体,内容上要求语言条理清楚、通顺流畅。
1. 运用声音
译员表达时首先要做到吐字淸晰、发音标准。译员对于听众而言就是ー个发言者,要让听众听得清楚、便于理解。语音训练可以通过朗读、演讲和绕口令来进行。译员要及时发现自己的发音含糊、吐字不清等问题并作针对性的纠正。
译员声音还要洪亮,要学会用丹田发音,而不是用喉音。音质尽量柔和悦耳。译员保持足够的音量和合适的音质,既是自信的表现,又有利于克服紧张悄绪。这种声音训练可以通过大量的朗读练习来进行。另ー种练习形式是就同一份讲话材料,以快速、慢速和快慢交替的速度分別演讲。这种练习主要是针对ロ译 中发言者有时候会突然改变说话的速度,例如受时间的限制要提前结束发言等情况, 译员也能做出相应的调整。译员练习时要做到音质音量始终如一,不能让听众感觉到 太突兀的变化,即使速度变化也要保持声音平稳悦耳。
译员在发声方面还应注意麦克风的使用。由于译员工作时大多通过麦克风传递声音,因此一定要注意合理控制发声,嘴巴与麦克风要保持一段距离,避免紧张的喘气声或其他附加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递出去,影响译文的表达。
2. 把握节奏
译员在表达时要做到节奏平稳、断句合理。适当的停顿能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说话人的意图,更积极地聆听演讲,所以译员在平时说话和口译时都要注意节奏的变化,合理地停顿。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朗读练习来培养,朗读时以意群为单位,注意断句的位置和停顿时间,并邀请同伴做听众,以检査自己朗读的效果,帮助发现问题。
3. 调整语气
语气是体现讲话者感情色彩最直接的信号。它包括质疑、感叹、愤怒、牢骚、释然、 强调等等。译员可以在平时练习中多看各种演讲的视频,揣摩说话人不同语气的运用,设想自己就是讲者,像演员一样重新演绎先前的讲话,做到神形相似。
另外,译员的语气要尽量与场合保持一致:如果翻译场合庄严肃穆,翻译时尽量不要过于诙谐和随意;相反如果是在非正式的场合,如果讲者的语气比较调侃,译员翻译时也应做到轻松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