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中西诗歌的建行形式视象美比较

发布时间: 2018-06-15 09:07:4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这一节诗只有一句话,但断为6行,押二元韵:AAABBB,每行两+音节, 共12个音节。赫立克这首诗要算英诗中极凝练的诗,要将其含义以诗的形式毫不走样地传达过来,自非易事。但就其建行形式而言,拙译则紧扣原诗:12 个音节对应12个汉字;6行。可是,如杲要把一首汉语二言诗译成印欧语的二音诗,却极端困难。例如相传为黄帝所作的《弹歌》,就是一首二言诗。全诗只有4行,共8个字: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此诗大意为:古人(行天葬)不忍见父母之尸体为鸟兽所食,遂砍断竹子 (断竹)然后做成弹弓(续竹),之后以泥土做弹丸飞射出去(飞土),以便把鸟兽赶走(逐肉)。不能翻译的原因很简单:印欧语中根本不可能找到与上述诗中的汉字逐字相当或相近的单音节词!例如“竹”字,是任何译诗都不能回避的字,只要这个字或诗中的任何一个字找不到相应的单音节字,原诗的建行形式就绝不可能逼真地模拟出来,因为原诗左面全是动词,右面则全是名词,非常 工整。动词是决不容许省掉的。这样,即使所有的动词都能极端凑巧地找到 一个相应的单音节词,由于“竹”这一个字找不到相应的单音节词,也会使译诗无法保全原诗的建行形式。而“竹”在德语中是bambus,2个音节;在法语中 是bambou,2个音节;在英语中是bamboo,2个音节;在西班牙语中是 bambu,2个音节;在意大利语中是bambu,2个音节;甚至在世界语中,也是一 个双音节词bambuo。单是一个“竹”字就使印欧语穷于应付,其余的字岂能 凑巧都是单音节词?退一万步,假定这八个字凑巧都找到了相应的单音节词, 也依然难以把这首汉诗连同其建行形式准确译出来。因为,用印欧语翻译一 首汉诗,不是简单地逐字译出就行,还得进行语法构架或词性搭配,少不了还得加上些冠词、介词、连词之类,结果译诗一定肿胀得跟原诗一比,而目全非。所以,我们说,就诗歌的外部视象(尤其是建行形式)而言,可以用汉语翻译绝 大多数的印欧语诗;却不可以用印欧语翻译绝大多数的汉诗。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