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中西诗歌的建行形式视象美比较

发布时间: 2018-06-15 09:07:4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一部中国诗歌史,单从其建行形式角度看,即可窥出中国诗发展流变的脊 梁。由此可见诗歌的外视象之一的建行形式的重要性。 



中西诗建行形式比较

在西洋诗中,诗的分行从古到今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由诗体的渊源虽然也很古远,但在美国诗人惠特曼之前,从未酿成什么大潮,占统治地 位的一直是比较整齐的建行形式,颇类汉诗的古诗。西诗的一个音节与汉诗 的一个单字所占的音值多半相当。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第一行: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我或者应该将你比做夏天?) 共包含10个音节(syllable),两个音节合起来算一个音步,共5个音步 (foot),此类诗行谓之Pentameter。莎士比亚所写的154首十四行诗,除了极少数例外,几乎全是这种格式。不但如此,即便在整个传统英国诗的总和中, 这种十音节诗行也占了压倒的多数。如果把英诗的一个音节算作一个汉字, 那么,十音节诗就相当于汉诗的十言诗。我说过,五、七言是中国古典诗建行形式的核心模式,代表了中国诗歌典型的诗行长度。同理,我们亦可说十音诗是英国诗歌诗行长度的核心模式。两相比较,在平均水平上,英国诗歌的诗行长度普遍长于中国诗歌的诗行长度。可见汉诗的简洁、凝练性确乎超过英国诗歌;以理类推,也超过所有的印欧语诗歌。关于这一点,通过中西诗的对译最能说明问题:用汉语译西诗,通常可以毫无困难地逼真地模拟西诗的建行形式(尤其是诗行长度),而用印欧语译汉诗,却通常很难逼真地模拟汉诗的建行形式(尤其是诗行长度),有时甚至连近似模拟都办不到。下略举数例以证此说。


西诗的诗行长度与汉诗的诗行长度一样也是众体皆备的。简言之,有二音诗、三音诗、四音诗、五音诗、六音诗……。二音诗不多见,但诗人们也偶或 染指,如英国诗人赫立克(Herrick,1591-1674)的《伤逝》中的一节:

Thus I我就

Pass by如此

And die过去 

As one     死如

Unknown  过客

And gone  消逝......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