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科学翻译语用价值原则
2017-05-14 09:39:48    etogether.net    网络    


方梦之认为,现代科学文献除了功利性外,也具有劝导性。如可行性报告劝导读者相信一种行为过程、一种决策或一种设施要优于另一种;说明书劝导读者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怎样去做;技术报告劝导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或结论;项目申请书则要读者认可申请人的资格,从而予以支持等。

让•艾赫贝尔认为:口译人员不要仅仅满足于译文的准确性,还要尽可能完美无缺地保持原讲话的风格。在某些场合,译员不仅可以对原讲话风格稍加改变,甚至还必须严加修改。 如意大利和西班牙代表往往喜欢玩弄词藻,如果照原话译为严肃的德语或英语,听众会感到滑稽可笑,很不舒服。某些演讲人有时不能控制自己,讲出了某些粗话,如果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能将语气稍加婉转,就会好些。这些都是口译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全译的接受,既在于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的形式及其风格。如出口项目的翻译,译稿的受众是国外读者。一份好的译稿,能使读者在轻松的心境下了解原语提供的信息。如杲译者用词不当,行文不畅,晦涩难懂,甚至错误百出,使读者读来犹如嚼蜡,无法接受,心理上产生反感,必然影响信息的传达。

(三)文字的可接受性
文通字顺才有可读性,所以文字的可接受性是最基本的。原则上,译文的可读件要与原文的可读性一致。朱文振说 “语义晦涩、行文不畅的原文不能也不应当译为通顺晓畅,流利优雅的译文。”对文学翻译而言,此说成立,但必须加注,“因为任何翻译都要把忠实原文放在首位。”落在科学翻译中,就是对原作的愚忠。就科学而言,译文的通顺程度、雅与俗则有很大的灵活性。一般要根据具体读者层和读者群体进行调整。原文不通,译文必通,有时原文雅译文则要俗,或相反。

外译中,中译外,很大程度上是在套用译语表达原语内容,中译外表现得尤为突出。昕谓套用,主要指使用规范的语言形式,为避免翻译腔,应多采用习惯表达,约定俗成的表达式,在文体上相当。请看一条标语的翻译:

欢迎你参加’93上海黄浦旅游节。
译文 1: Welcome you to participate in ‘93 Shanghai Huangpu Tourism Festival.
译文 2:Shanghai welcomes you to '93 Shanghai Huangpu Tourism Festival.
译文 3: We welcome you to '93 Shanghai Huangpu Tourism Festival.
译文 4: Welcome to '93 Shanghai Huangpu Tourism Festival.

译文1是译字,Welcome在此是动词,译句的使用不合规范,句前加主语才对;译文2有两个Shanghai,重复。译文3是个完整句,作为标语,

还显得不简洁。译文4比较简练,言简意赅,具有标语的风格,能为人接受。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科技英语的发展趋向
下一篇:科技日语綜合句的断分与译法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