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精选9.9元!
中医典籍中动词的活用及翻译
2017-09-29 15:04:24    etogether.net    网络    




原文分析:
原文中“涌”和“泄”均用作副词,分別作“出”的状语,说明“出”的方式。“涌出”即“用涌吐的方法祛除”之意,“泄出”即“用泄下法驱出病邪”之意。翻译时可根据词类转换的原理处理之。原文中“固冷”之“固”通“痼”。这段话可译为:
Emetic therapy is applicable to anemophlegm and undigested food retained in the diaphragm and hypergastric cavity, while purgation is useful for cryohygrical frigiosis,pyropathogenic factors retained in the lower energizer (or lower warmer) and diseases occurring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dy.

译文说明:
(1) 译文首先将原文独立的两个句子理解为相关联(实质上这两个句子属对比式,因此字句之间相关性很强)的两个分句 (两分句之间以连接词while相衔接,而且while本身又有语气转折的作用,可加强对比的色彩),并将原文两句的结尾部分“可涌而出之”和“可泄而出之”分别提到译文两个分句的句首,分别译作emetic therapy is applicable to (即吐法可使用于......)和purgation is useful for (下法可用于......)。这样调整使译文条理极为清晰,有利再现原文信息。

(2)“风痰宿食”之“风痰”在翻译上采用了词素层翻译法译为 anemophlegm (anem/o 意即风;phlegm 即“痰”。中医之“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由呼吸道分泌出来的痰液,与西医上讲的sputum (痰)完全一样。无形之痰指能导致多种病症的一种病理因素,这与西方古生物学上讲的phlegm不无共同之处。在西方古生物学上,phlegm指人体四种体液之一,据认为病变时可引起呆滞与迟钝。这与中医无形之痰的功能极为相似。从对原文的分析来看,“风痰”之痰显然指的是无形之痰,所以译文采用了 phlegm —词来翻译)。
“宿食”指停滞在胃中没有被消化的食物,所以译为undigested food。

(3) “寒湿固冷”即由于寒湿而造成的痼冷。痼冷指真阳不足、 阴寒久伏体内所致的病症。这只是其定义,翻译时只需翻译出 “痼冷”这个术语,而不是它的定义(这正是许多译者目前不约而同所采用的一种翻译方法,这种译法使本来很简练的中医术语变得透迤冗长且意思含混不清,既不利于中医翻译的健康发展,也无益于中医的对外交流,实不足取)。这一点在翻译时要特别的注意,译文对这个术语的翻译采用的仍然是“仿造”之法。首先译文将寒湿译为cryohygrical (cry/o即寒,hygr/o即湿。因为“寒湿”在这里修饰“痼冷”,起一个形容词的作用,所以译文也将其译为一个形容词。如翻译“寒湿症”,当然可以将其译为cryohygrosis这样一个名词了。)与“痼冷”分开,然后仍以仿造法将“痼冷”译为frigiosis (frigi/o即冷,《朗曼当代英语词典》对其首要释义是 “very cold; having a continuous low temperature"。这样 “痼”之义也就寓于其中,无需再行译出了。-osis当然指病理状态了。)

本来frigi/o这个词素有一个正式的名词,即frigidity,因其还有 “coldness of personal or sexual feeling (感情冷漠或性冷漠)之意,所以译文没有直接采用frigidity这个词,而是另外仿造了一个不易引起误解的词,这就是frigiosis。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中医典籍形容词的灵活运用
下一篇:医古文中的名词活用与翻译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