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精选9.9元!
中医分承法的翻译
2017-09-05 14:41:45    etogether.net    网络    

 


(1) 在处理“动宾并举分承”时,不可与“主谓并举式分承”相提并论。因为“动宾”是独立表达思想概念的语法结构式, 如有所混淆或误判,必然影响对原文的理解,而且各“动宾”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互相并不包容。原文中的“处判针药”(即 “处针判药”)表述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译文将它们分别译为 needling and prescribing medicine (其实这里的 medicine 也可不要,因为prescribe本意即是to order or give something as a medicine or treatment for a sick person)。

(2) “无得参差”意即“不得有差错”。译文为行文之便将其提前到句首,译作No mistakes should be made in,从而使整个译文紧凑有力。
例2: 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灵枢▪刺节真邪》)
原文分析:
原文两个宾语“有余”(指邪气有余)和“不足”(指正气不足)分别承受上文的两个动词“补”和“泻”,组成“补不足”、“泻有余”这两套平行的动宾结构,是典型的动宾并举分承格。翻译时可按上例的分析来处理。

The wise doctors all know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yin yang to strengthen deficient qi and to reduce overabundant  pathogenic factors.
译文说明:
(1) “解惑考”意即“能洞察致微之人”,这里自然指的是“明医”,所以译作 wise doctors。
(2) “调阴阳"之“调”译作balance主要是强调“平衡阴阳”这一医理。“调”常被译作regulate (不管是“调阴阳”还是“调经”),在这里若用regulate略显抽象,不如balance直接明确。
(3) “补不足”和“泻有余”译作strengthen (补)deficient qi 和 reduce (泻)overabundant pathogenic factors 是深入语义,浅出表述的译法。这样处理使原文意义完整再现于译文。若只照原文译作 to strengthen the deficiency and reduce the overabundauce, 必使译文语义含混,表达不清。

三、主宾并举式分承
主宾并举式分承即两个以上主(谓)宾结构分别承接的格式, 释义时应按主₁(谓)宾₁,主₁(谓)宾₂;主₂ (谓)宾₁,主₂ (谓)宾₂的形式调整。例如:
水泉有恶美。(《<良方> 自序》)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中医联珠与双关的翻译
下一篇:中医举隅法的翻译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