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精选9.9元!
中医联珠与双关的翻译
2017-09-07 09:28:04    etogether.net    网络    


一、联珠
联珠又称“顶针”,它是用首尾重复、上传下承的句式来强调、渲染某些有连锁关系的事理、情态的修辞格式。其渲染效果比反复更显著、突出。由于英语多虚词少动词,翻译联珠时不宜套用原文结构形式,而应根据英文的行文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例如:

1. 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痠。(《炅枢 •五癃津液别》)
2.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涕出焉。 (《灵枢•口问》)

这两个例句通过首尾承接使陈述的亊理、语气变得十分突出、 强烈。由于英文行文的要求,翻译时我们只好忍痛对原文作相应调整,将其译为:
1. The excessive loss of body fluid results in a deficiency, causing Jumbago and pain over the legs.
2. Grief and anxiety affect the heart and viscera, which shakes the converging meridians, opens the lachrymal meatus and drips tears.
译文说明:

原文1中的“髓液”据《内经讲义》解释为“津液”,故译作 body fluid。
原文2 句句串扣一起,这种联珠手法是无法在译文中再现的。所以译文只好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将“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合为一体译作 grief and anxiety affect the heart and viscera; 再以which (代表前而整个句子)引导将“摇则宗脉感”译作 which shakes the converging meridians; 最后以伴随状语将“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译为opens the lachrymal meatus (即打开泪道,此属探入浅出的译法)and drips tears(即流眼泪)。
从以上两个译文来看,医古文(现代汉语仍有)中的联珠修辞格在译文中是很难再现的。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中医异体字的辨析及翻译
下一篇:中医分承法的翻译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