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可喜的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共识,不少高校早在几年前就启动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调研和方案制定工作,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早在今年5月,清华大学就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引起广泛热议的“取本扩研”,近来启动的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大动作”的延续和升级。中国传媒大学更拿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改革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细看的话不难发现,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找到现实指向,对推动新闻传播学科改革乃至整个研究生教育都不无裨益。
比如,针对专业型硕士定位模糊的问题,对培养方案和导师资质要求进行了重大调整,务求把专业型硕士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在招生方案中,加大对学生学术表现和专业能力的评价,改变唯考试、唯分数的单一选拔机制。在取消硕士生论文发表等“硬杠杠”的同时,全面推行博士生和硕士生文献阅读考核制度,将文献检索、阅读和学术写作纳入学生学业表现考核机制,直指研究生阅读积累不足、专业写作能力滑坡的问题。实施培养终止和退出机制,改变严进宽出的弊病。强化导师育人责任,根据育人表现实行弹性导师评聘制度,打破导师终身制的弊病等。
研究生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修修补补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作为先行者探索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更多的高校需要听得见并且听得懂自上而下的声音,锐意改革,切中肯綮,让研究生教育真正回归其本位。(作者:黄典林,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