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交着巨额学费,却只能在半夜里上网课
人在中国,每个月海外的一两万房租还得缴
疫情之下
留学生们进退两难
随着疫情全球的发展态势,今年的留学趋势有了变化。
开学季来临,不少欧美高校或宣布延迟开学,或改为线上教学。一些高校还因疫情出现财政困难,被迫永久关闭。据报道,截至今年7月,仅美国就有33所大学宣布永久关闭,涉及中国留学生5690名。
上月,美国入境与海关执法局(ICE)又颁发了针对留学签证的新规,各类签证、考试和学校申请的延期、暂停,也让不少家长和学生对出国求学的选择更加审慎。
疫情下,留学生们究竟作何选择,留学市场又出现了什么新趋势?
近日,钱报记者采访了杭州的部分留学生和家长,以及业内人士的代表。
林怡 伦敦某高校中国留学生家长
交着巨款在国内半夜上网课
3月初,留学生妈妈们的焦虑主要集中在如何让孩子回国,现在讨论最多的则是:要不要回去上课。
按原计划,我女儿下个月该在英国念大二。8月初,学校发来邮件,说已经做好了线下课程的充分准备,但信末也表示,如果有困难不能来,可以理解。
一家人商量后,决定让女儿继续留在国内上网课。这也是我周围大多数家长的选择。因为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确实更重要。
这样的选择实属无奈。我们送女儿出国留学,不仅是让她学习知识,还希望她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但,现在只能交着高额的留学费,待在家里上网课。
英国大学只需要3年时间,女儿从3月就已经回国,如果等到明年再回学校,那就意味着她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留在国内学习。
英国和中国还有8个小时的时差,课程是在英国时间13:00~17:00,相当于北京时间21:00~1:00。家长开玩笑说,“像花巨款在国内上夜校。”
我周围不少留学生妈妈还愁着房租。年初,孩子们纷纷回国,租的房子没有退掉。原本以为最多损失几个月的租金,哪里知道情况一直没有好转,租金却一直付着,每个月一两万就这样白白流走了。
周作诚 中美关系史在读博士
赴美访学计划遥遥无期
去美国是很早就定下来的事。在这一行,讲究“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研究近现代历史,少不了和各类档案、文件打交道。而我一个研究中美关系的,怎能不去趟美国呢?
我原本计划,在博士论文选题基本确定后再出国,届时能更加有的放矢。于是去年9月,我第一次向负责老师表达了留学访问的意向。这是一个为期半年的访学计划,除了参与一些必要的学术活动,其他时间足够我出入各大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