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疫情给留学市场带来的冲击或许是暂时的,随着疫苗或相关特效药的问世,疫情将会得到控制,一些家长的隐忧在于复杂的国际形势是否给留学带来新变数,孩子在外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有力保障。”留加海归安娜对记者说。她在北京一家著名留学中介里担任留学顾问,从业经历已有4年,家长重估留学前景、已定的留学计划陷入两难,这些都给安娜的工作带来困难,她也动了“换份工作试试”的念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安娜想法相似的留学机构从业海归并不在少数。安娜告诉记者,她的一些海归同事虽也有意跳槽,但多数还在持观望态度。“就以最近英国A-level发榜来说,英国高校录取的非欧盟学生中8570名来自中国大陆,比去年同期增加14%、是2015年的2倍。”安娜说,“留学地点或许会更改、时间或许会顺延,但因为留学家庭对出国留学价值的认可并未改变,所以从长远来看,留学前景不会变。”
“新职业”亮相 “打游戏”获高薪
7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一批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以及“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5个工种。早在2019年4月,人社部就已发布了包括数字管理师、电子竞技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在内的13个新职业。今年,网约配送员、呼吸治疗师、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一批新职业再次发布。
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为多样化就业模式提供了新契机,新职业从业者自身就业技能的提高、不断探索与学习,为新行业、新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崭新机遇,也给海归就业拓展了新天地。
对于留加海归孟凡来说,“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等工作成为“新职业”,让父母终于对他的工作有了新认识。“以前爸妈认为我每天就是打游戏,或者给别人讲解打游戏,他们常会问‘这也算工作?’,多少令我有些无奈。”孟凡告诉记者,他从小确实对“打游戏”情有独钟,留学回国后也试做过与专业对口的市场营销工作,但国内电竞市场几年来的飞速发展,让他看到了将儿时热爱与人生职业相联系的机会。辞职改做电竞选手之后,孟凡还成了团队的金牌教练,并与业内著名平台高薪签约,成为了一名电竞比赛专业解说员。
围绕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以“带货主播”为代表的互联网营销师在数字化信息平台运用网络交互性与传播公信力,对企业产品进行多平台营销推广,在助农、推动农产品销售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其中,除了为本公司或机构产品营销带货之外,也有一些海归“变身”成为专业的全品主播,将在国外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与消费者心理相结合,为商品打开销路。
毕业于英国伍斯特大学的Cecilia便是其中之一,去年8月同平台签约成为一名全职主播之后,她最高的一次销售额已突破15万。“这样的数据在行业内来说刚刚起步,与大V相比只是个零头,但这也是我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结果。”Cecilia说,这份工作比外界想象得更辛苦,试货、选品、与厂商沟通价格、设计文案,最后再一口气直播几个小时。“有时准备了几周最后也没卖出多少,但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思。‘带货’不是逼人买东西,而是用最短的时间向消费者证明这款商品是有用的。消费者愿意相信我的判断,我就没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