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就业,归根到底是选一份工作。抛去就业地选择等原因,“做什么”,才是留学生的核心关切。是否与所学专业匹配、是否能发挥自身专长、未来是否持续拥有广阔前景……以上种种,使海归就业在一些传统热门行业之外也有了新选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在如今更有了一份独特的新内涵。
“金融热”不改 科研储备人才
若是问及“出国留学的热门专业有哪些?”管理学、金融学、经济学一定位列前茅,优渥的薪资预期、良好的工作环境与职业发展前景,都是金融专业热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留学专业直接影响了回国时的就业领域,选择金融业作为自己的职业起点,是不少海归回国之初的共同选择。根据《2020海归人才求职趋势报告》中的有关数据,今春海归应届毕业生中管理学专业人才比例位居各大专业之首,约占近三成,经济学则排在第三位。
与此同时,海归科研工作者同样在就业市场占比靠前。根据日前发布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提升质量应成为未来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重点。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园淅表示,首先需要明晰“科技人力资源并不等同于科技人才”,科技人力资源不仅包括科技岗位工作者,还包括具有科技工作潜力的人员,以此反映国家或地区科技人力储备水平与供给能力。
《报告》显示,我国科研人员流动范围覆盖117个国家,科研人员近年来的回流态势不断增强,主要是来自发达国家的人才回流。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帅看来,科研人员人才回流与中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密切相关,这其中海归的文化认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疫情有冲击 教培从业存变
2010—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加。2018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超66万人,同比增长8.83%。“留学热”带火了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吸引归国留学生就业的另一大传统领域,教培行业长久以来为海归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单看今天第一季度的海归招聘情况,在受疫情影响及一段时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开放岗位招聘缩水的背景下,教育培训成为吸纳海归人才就业的主要领域,招聘需求优势不减。
但不可忽视的是,从春季到现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是不少海归在疫情发生之初始料未及的,疫情客观上给教培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让一些从业海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