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教育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 2019-10-28 14:56:02   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东   来源: 神州学人网   浏览次数:
摘要: “教育2035——对话世界的未来”是本届年会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各国教育官员、学者和技术研究者们分享各国的教育创新与经验...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18日,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全体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始终将教育置于世界坐标中去学习、去比较、去思考、去合作,中国政府将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充分释放高等院校创新发展活力,将教育对外开放推向新高度。


  “教育2035——对话世界的未来”是本届年会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各国教育官员、学者和技术研究者们分享各国的教育创新与经验,研判全球发展共同问题,探讨教育合作共同使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现代化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


  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教育提出了更多挑战。今天教育培养的人才如何跟上未来科技的发展速度,成为本届年会教育与科技界专业共同关注的话题焦点。


  “因为我们非常清楚,技术的影响,自动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影响,在根本层面上会改变社会的运行方式,也会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形态。”世界职教院校与应用型大学联盟主席、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董事会首席执行官克雷格·罗伯逊对此有切身体会。他说,有30%已经工作的人员,在通过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而这种再培训、再就业的现象,正是科技在各行业的应用所驱动的。


  如今,当人们在议论人工智能将会在哪些行业取代人类工作的时候,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怎么样使得每一个未来的人类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之上应对未来”。


  对此,教育需要超前规划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教育发展,如何借助科技手段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何通过科技融合推进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今年年初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设计蓝图,并引领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升现代化的教育标准和教育水平,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技术、方式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未来人才。正如中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发言中所说,中国的“互联网+教育”正在被快速催化融合,人工智能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更高阶段,也必将深层次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现代化为教育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更好地促进了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促使各国的人才培养定位更高,着眼更加长远,发展更加多元。



微信公众号

[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