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汉语和韩语,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但是在使用敬语上,汉语和韩语却体现出较为共性的一面。所以,『准确使用敬语』也将成为掌握汉、韩语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敬语』,就是指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语言手段,是含恭敬口吻的语言。汉语中的敬语,主要是运用在词语的使用方面,大都是通过一些致敬的词语来体现敬语的意义;而韩语在敬语方面的表现方式,较之汉语则更为深入、细致一些。在韩语中,除了使用词语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众多的格助词和词尾来表现敬语的意义,在表现形式上,显得更为复杂。
本文通过语言教学的角度,对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教师既要注意母语和所学目的语之间,语言本身的对比,也要注意这两种语言之间包含的不同文化的对比,此为其一;其二,学生本身的母语文化对目的语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这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负迁移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导致交际双方产生误解和冲突。在教学当中,由于对敬语的认识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难处理。如果教师能够多理解一些中韩文化差异,对此应该是大有帮助的。因此,本文选择了汉语和韩语共而有之的敬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韩国学生学习中文以及针对韩国的汉语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韩敬语 文化差异 习得偏误
一、中韩在敬语方面的文化差异给第二语言习得带来的影响
(一)中韩敬语的相同点和差异性
1.相同点
不可否认,中韩敬语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对韩国学生汉语习得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词汇层面上,中韩敬语都是不仅包括敬语方面的内容,而且包括谦语方面的内容。从词素层面上说,汉语敬语系统中的词素和韩语大体相同,例如表达敬意的语素有“贵、尊、令、高、大”等,表达自谦意义的语素有“小、愚、拙”等,这些词素可以作为非常明显的敬语的标志。
2.差异性
韩语和汉语在敬语的语言形式上最明显不同点是,汉语除了词汇、称呼以及第二人称“您”之外,在语音和语法上几乎没有表现敬语的方式。而 韩语从语音形式、构词法、动词变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复杂和严格的变化形式。但这一点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敬语来说,并不是特别困难,因为汉语的敬语更简单,只要在词汇方面加以注意就可以了。
韩国学生如果想要得体地使用汉语敬语,真正的难点不是敬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表示敬语的方式以及场合,也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敬语表达方式的不同。
(二)中韩敬语的文化差异在汉语习得上的表现
1.表示敬语的方式不同造成习得偏误
在汉语中,一般习惯用称谓(包含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等)加上第二人称的“您”表示尊敬。例如:“老师,我想请您吃饭,您什么时候方便?”、“爸爸,您怎么看这件事?”而在韩中,称呼听话人时,对方的地位越高越不使用“您”,而是使用称谓词来敬称对方。上文的话在韩语中应该为“老师,我想请老师吃饭,老师什么时候方便?”、“爸爸,爸爸怎么看这件事?”对中国人来说,如果像韩语这样,在称呼别人之后,再重复前面的名词(如:老师、爸爸)的话,句子就变得很罗嗦,不符合语言习惯,所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前面的名词。即使是称呼长辈时,也可以用代词来代替。但是在韩国的文化中,绝对不能用代词来指称前面的名词,这样显得非常不礼貌或者语气很生硬。总之,在韩语的语言习惯中会尽量回避直接用人称代词来称呼别人,尤其是长辈,而汉语则没有这种规定。在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
而且,除了回避使用代词之外,韩语还有很多构词方式上的改变,比如要改变动词的词尾,使其变成表达尊敬的意思。而汉语中没有这些变化,因此韩国学生总是使用很多语气词,想用自己的方式来使得语言委婉客气一点。但其实在汉语中,语气词的使用并没有那么频繁。虽然这些都是很细微的错误,但是也体现出两种不同文化差异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如:“老师请解释吧。”中国学生只说:“老师,请解释一下。”汉语使用语气词是为了亲切,有语气词反而没有那么客气。
2.使用敬语的场合和语体不同造成的习得偏误
从场合上来说,汉语敬语主要用在书面语或者比较正式的交际场合,一般不用在口语当中。韩语敬语不管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也不管在正式的交际场合还是在轻松随意的场合,都必须要使用,并且非常严格。
由于韩国学生掌握的源于古代汉语的古语词比较多,加之韩语本身又有复杂的敬语系统,再加上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这就造成很多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不分场合过度使用敬语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很随意的场合,韩国学生仍然习惯使用十分正式的敬语,比如称呼和自己是同校但比自己早入学的同学为“前辈”。这个意思在汉语中应该用“师哥、师姐、学长、学姐、师兄”等口语词汇来表达。“前辈”一词过分郑重,比较呆板。还有的时候,当中国人用“最近身体好吗?”、“工作忙吗?”这类一般的寒暄语表达问候时,有些韩国学生会十分严肃的用“托您的福,我身体很好”、“承蒙问候,我工作很好”这样的话来回答。从语体上来说也是过分正式了,不符合口语坦率自然的表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