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明清时期的翻译

发布时间: 2019-11-14 09:09:5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天演论》原名是《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牛津大学讲座的讲稿。严复选择这本书,是含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他认为种族国家之间,也象生物界一样,是相互竞争的, 强者胜,劣者败。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理,大声疾呼,向全国敲起民族危亡的警钟。这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起了 发聩震聋的启蒙作用,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梁启超(1873—1929),却竭力提值政治小说的翻译,把政治小说看作是启发民众、鼓吹变法维新的有力工具。所谓政治小说,是指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家们抒发政见的那类小说。1896年,他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这篇序中可以看到他重视这类小说的原因,他说在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杰硕仁人之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 往往一书出,而全国议论为之一变。”象梁启超这样充分认识到小说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作用的,这在我国历史上恐怕还是头一个。 因此他提出有步骤地翻译那些能切合中国时局的外国优秀文学作品。他还身体力行,于1898年译了日本作家柴四郎的《佳人奇遇》。


戊戍政变失败后,梁启超于1902年逃亡日本。他在日本主编了《新小说》杂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专登小说、尤其是翻译小说的文学杂志。在这杂志第一卷第一号上,梁启超又发表了另一篇强调小说重要件的文章,题为《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文中写道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欲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虽然把小说的功用提高到不恰当的地步,但也说明他一直对小说重视的程度。这期间他先后译 了《十五小豪杰》、《世界末日记》、《俄皇宮中之人鬼》等小说。


由于梁启超大力提倡翻译小说,小说的地位空前提高了,政治小说的译风也一度大盛。这对后来的文学翻译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十九世纪末,差不多和严复、梁启运的同时,我国还出现一 位文学翻译家:林琴南。

林琴南(1852—1924)原名林纾,能诗善画,植长创作,又精于翻译。他数十年致力于翻译,译作多达一百五十六种,若把他生前未出版的译稿也计算在内,则多达二百余种。他的第一部成名译作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印行于1899年,译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由于这本译作一经问世,便受到热烈欢迎,林琴南遂专于译事。他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有时一年可以译出十几本小说。他译作的范围很广,凡世界著名作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司各脱、大仲马、小仲马、易卜生、托尔斯泰、欧文、塞万提斯,等等,均有他们作品翻译问世。


另外,明清时代还非常重视翻译人员的培养,以适应外交方面和军事方面的需要。明成祖就位以后,为了耀武异域,采取了 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创办四夷馆,大力培养译员。


四夷馆(清朝改称四译馆〉分设十馆,有鞑靼馆、回回馆、西番馆、髙昌馆、女直馆、页夷馆、缅甸馆、西天馆、八百馆、暹罗馆。每馆又包括许多地区和国家,如回回馆就附土鲁番、天方、 撒马儿罕、占城、日本、真腊、爪哇、满剌加。可以看出,四夷 馆所研究的地区是非常广泛的。

设立四夷馆的目的、任务及培养翻译人员的方法,在王宗载所撰的《四夷馆考序》中均作了详细的说明。

四夷馆设立的目的是“宣圣德而达夷情”。然而语言不通,文字不一,声教隔阂,必须借助于翻译才能达此目的。四夷馆的任务是专门翻译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民情等资料,内容包栝邻近各国的建置沿革,山川变易,食货便滞,民情谣俗, 以及战守之得失,国势之盛衰,国力之强弱,事机之利弊,措置之安危,等等。这在我国翻译史上开辟了资料翻译和情报翻译的新园地,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四夷馆培养翻译人员的方法,首先是聘请外籍学者来任教;其次是选择聪颖的儿童从教,第三, 教学上主张强记熟背,“以能习彼中之故实,虽数十年后,籍记无征,而为之徒者,犹能忆其师说,不烦考镜。”


四夷馆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几百年来已得到充分的证明, 这里就无须赘述了。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