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文化专项翻审

发布时间: 2019-04-16 09:06:0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13)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Word-for-word translation)。英语中有许多词语的隐喻意义与汉语对应词语的隐喻意义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采用直译法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另外,采用直译法,保留原喻体的形象特征,有助保留源语隐喻的文化特色,并能丰富目的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如“山高皇帝远”(Mountains are high and the emperor is far away. ),咸鱼翻身 Can a salted fish come back into life?),前怕狼,后怕虎(fear the wolf in front and the tiger behind),“ 不打不成交”(No discord,No concord ),“ 红军”(Red Army),等。能够直译就尽量直译,不能够直译只好另辟 溪径。如“三个代表”理论(the Theory of Three Represents),三反运动(sanfan; three-anti campaign)


14) 换喻法(Shift of perspective)。不同的语目,不同的文化, 必然形成不同的思维形式和表达习惯,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喻体,因此在翻译某些隐喻词语时,必须改换喻体,采 用汉语读者所熟悉的比喻形象,以利于译文语言的表达和读者的 理解。如“落汤鸡 ”(as wet as a drowned rat)


15) 明喻法Simile)。如“艳如桃花”(as beautiful/fresh as peach flowers), “过眼烟云”( as ephemeral as smoke and clouds)。 属于自然与人类普遍现象的比喻基本上可以直接借用。


16) 隐喻(Metaphor)也被称作“压缩了的明喻”(condensed simile),在翻译隐喻词语时,有时可保留隐喻形象,用明喻来表达。


17) 加注法(Compliment)。有时在译文中保留了源语的喻体形象,但由于文化差异,隐喻的含义难以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特别是有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典故,为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可用加注的方法处理。如“陪都”(Chongqing as a contemporary capital of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应该注意到,在目标语规范下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本很可能会完全屈从本土化的需求,从而使原 语中的文化与价值受到扭曲,压抑原文的文学、诗歌的放纵,扭曲文本的内在张扬,“规范”其文字上的各种“离格”(deviations )等。 还可能导致本土文化掩盖原语文化的特殊性,造成文化他性(otherness )的丧失,文化身份的模糊、丢失或是同化,最终助长本土文 化的自恋情结,引发本土的民族主义或是霸权主义意识的积聚膨胀。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