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简述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 2017-12-14 11:17:46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文童”与“young scholar”的联想意义也相差甚远。联想意义是指“词汇在话语应用时产生的价值和观念”,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对概念意义的一种引申和补充“文童”不仅是一种考生的称谓,而且在上下文中还折射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封建家族文化在伦理上提倡“忠孝两全”,其中“孝”的最高境界就是家庭成员能够光宗耀祖。科举考试为人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途径,一旦文童变成了秀才,就意味着具备了获取功名利禄的基本条件。这样的人即使不做官,成为乡绅,在地方上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难怪赵太爷和钱太爷,“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大受居民的尊敬”。而“ scholar”在英语中并不具备如此深刻的文化内涵。


要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语词汇的内涵意义,译者往往采取意译或加注等手段在译文中补充相关的文化信息。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帮助译语读者建立起部分近似于原语读者所产生的联想, 但是原语词汇的含蓄、深邃之美则在译文中丧失殆尽。例如:


我曾经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

I have given the question careful thought: Ah Quei~ would that be the“Quei” meaning cassia or the “Quei” meaning nobility? If his other name had been Moon Pavilion, or if he had celebrated his birthday in the month of Moon Festival, then it would certainly be the“Quei”for cassia. (杨宪益戴乃迭 译)

这段话反映的是作者对阿Q名字的考证。农历八月对中国人来说总是和桂花、月亮联系在一起的。


八月是桂花飘香的时节, 传说中月亮里的那团阴影是一棵桂花树;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因秋高气爽而显得格外圆、亮、美,所以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在露天或凉亭中设案焚香,赏月、祭月。难怪作者认为“倘使他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译者将“月亭”直译为 “Moon  Pavilion”,将“八月”转译为“the month of Moon Festival'', 将“桂花”音译后又加上“cassia”来解释“桂”的含义。但是“the month of Moon Festival”,“Moon Pavilion”和“ Quei”二者之间在英语文化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对英语读者而言,推断出“then it would certainly be the 'Quei' for cassia”的结论是不合逻辑的。译文不仅没有达到原文的交际效果,反而让人感到十分费解。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1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