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萨瓦里提出的翻译原则

发布时间: 2017-09-12 09:40:4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从罗塞蒂的话中人们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直译是一项难以有效完成的任务,于是人们纷纷转向意译的途径。难怪波斯盖特(Postgate)感叹忠实的原则作为真正翻译的美德“为世人所公认,却不为世人所遵循”。很多提倡意译的言论均予人以这样的印象:译者不堪紧扣原文的重负,逃避职责;抑或缺乏“自我克制”的精神,从而找到或发明了意译的原则來为自己不忠的行为开脱,以免良心受到谴责。

提倡意译的人认为:译文中可以包括译者认为可用的译文语言所特有的任何习惯表现法,这是合情合理的,即便原文没有这么说,但意思却是那样;英译本的先决条件是应当读起来像英文作品;译文不再是原文的影子,它应当是一种再创造,具有再创造作品的一切特征。这些观点归根结底就是要求译文必须读起来“流畅自如、音节悦耳”。③做不到这一点的翻译将不会是好的翻译。这种论调颇有“宁顺而不信”的味道。

萨瓦里认为,意译容易导致译文的不忠实,即所谓的“美言不信”,原因出在译者的惰性妨碍了他勤查字典,深入考查词义,从而曲解了原文。
对意译的译文如何做到忠实的进一步讨论说明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译文读起来应该像原文这一主张流于教条。 既然原文读起来就像原文,那么它的译文也应当读起来像原文,这是常识。但这种常识的逻辑推断却有些荒谬。因为译文读者只从译文本身是不可能判断出它究竟是译自法语还是希腊语,是阿拉伯语还是俄语,怎么知道读起来像不像原文。 这点究竟重不重要好像只依赖于读者和他使用译文的目的。 第二,尽管人们承认原文作者和译者之间区别很大,但二者在译文上还是发生了关系。原文作者得感谢译者,没有了译者 便没有译文;反之亦然。可见在译文中既有作者的身影,又有 译者的身影。这样原文和译文便产生了分野,只不过分野有 —个度的问题。第三,事实上,一些原作产生了许多译文,这样,原文作者只有一个,但译者却不只一人。不同的译者产生 了不同的译文,这就引起一个问题:谁最忠实?

萨瓦里认为,译文可以包括译者认为可用的语言所特有的任何习惯表迖法,但不必因此就具有读者所盼望的风格。 风格是每篇作品的重要特征,是作者的个性及其当时情绪的产物。

任何一个段落,都会或多或少地显露作者的风格。作者的风格决定了他的选词。译者同样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词汇的选择。译者的选择不能不受他个性的影响,不能不反映自己的风格,尽管不是那么的明显。但什么样的风格才是读者所期望和批评家所要求的呢?

人们比较喜欢直译的理由之一,是直译可能更加接近原文的风格。直译也可能会更加准确。但一字一字地对译,以求复制出原文的神韵,无异于南辕北辙,不过直译论不等同于这种字对字的翻译;如前所述,为了达意传神,译者有时甚至会改变原作者的一些句子结构,这是必要的。正如里由(E.V.Rieu)博士在介绍《奥德赛》的英译本时所说:“在荷马著作中,也像在所有伟大作家的著作中一样,内容和形式浑然天成,密不可分……如果我们把荷马的著作字对字地译成英语单词,则意义和风
格将荡然无存。”

这是主张准确直译的人所不能否认的事实。关于译者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里奇(Ritchie)和莫尔(Moore)曾经说过: “假定我们成功地忠实地翻译了拉斯金(Ruskin)富有特色的—页文章,然后把它交给两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法国朋友,请他们指正。其中一个假定对英语不大熟悉,而另一个则精通英语。要是第一个说‘多么优美的描写啊!作者是谁?’第二个说‘这必定是拉斯金的作品,不过我记不起这段文字了。’那 么,我们便可以相信,在风格方面,我们的译文已离理想的译文不太远。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