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科技新闻翻译例文“钱学森——中国火箭研制的奠基人”
2021-03-19 09:16:07    etogether.net    网络    


参考译文

钱学森——中国火箭研制的奠基人


钱学森——中国火箭和卫星研制的奠基人,本月被国务院宣布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一年后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1T)深造,在那里被授予硕士学位。

后来,他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在美国宇航工业的创始人之一、匈牙利出生的西奥多•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研学。

当他们见面的时候,站在卡门前面的是一位身材矮小、表情严肃的中国人,他思维敏捷,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后来,这一对师生成了亲密的朋友和同事。在谈论钱学森的时候,卡门有一次称赞说,他的中国助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数学天才。


钱学森于1938年毕业之后(当时,他已获得了博士学位),受雇于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在那里他是卡门领导的哥根汗航空实验室的主要成员,他的理论帮助美国研制了地对地导弹和宇宙火箭,而且,他在导弹和宇宙飞船空气动力学和导航系统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和卡门建立了一种用来帮助解决飞机突破音障时遇到的气动热问题的理论。于1941年公开发表的“卡门- 钱公式”在航空科学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1947年〜1955年间,钱学森被任命为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也就是在1947年,36岁的钱学森同一位女髙音歌唱家蒋英结了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不久,钱学森就决意要返回祖国。但是,一直到1955年,并且是在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才终于重新踏上了自己的国土。


钱学森回国之后,马上向政府呈交了一份报告,极力宣传组建国防工业的主张。他还草拟了研制火箭和导弹的计划纲要。

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同时指派他去完成这项任务。1956年5月10日,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是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中心。同一天,钱学森给156名新中国培养的院校毕业生作了第一次关于导弹的讲座,这些听众中的大部分人后来成了中国导弹和卫星工业的骨干力量。


1957年,钱学森被任命为五院院长。此后,他就一直是中国导弹和空间研究的最高领导人。

1960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制短程导弹。1964年,中国发射了第一枚中程导弹。

两年后,一枚带有核掸头的导弹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从而使中国跻身于拥有自己的核导掸的国家之列。

早在1953年,钱学森就已开始研究宇宙飞行的可能性。1965年,他向政府建议,中国应尽早着手制造卫星。在当时,造卫星还只是苏美两国的独家专利。


当时正值动乱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爆发前夕,在这期间,几乎一切科研活动都受到了极左分子的干扰。然而,作为一位领导人,钱学森在周总理的支持下,竭尽所能使事业继续下去。同时,他在研究和实验的过程中,亲自解决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

他在1986年创建了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CAST),并任第一任院长。这个研究院负责开发卫星技术并开展航天研究。


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重173公斤,于1970年4月24日装在一枚国产火箭上发射升空。研制这枚火箭时,钱学森的技术才能发挥了突出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在航天科学和导弹研制两个方面都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迄今,中国已经发射了30多颗卫星。


钱学森写了7部学术著作和300多篇科学论文,并已在国内外出版。其中,最著名的是《工程控制论》一书。于 1954年第一次在美国出版,跟著又出了俄文版、徳文版和中文版,该书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科学、航天科学和核科学的发展。


椐本周出版的《人民日报》说,钱学森最大的学术贡献是他提出的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中国成功地研制出了自己的火箭和卫星。早在80年代初期他就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虽然钱学森几次应邀去美国领奖,但他自1955年回到中国之后,始终没有再去美国——而且他说,他永远也不会再到美国去。


钱学森在本月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之后说:“对我的最高奖赏是人民对我的工作感到满意。”他还说,荣誉属于所有支持他的事业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科技英语中“比较”、“程度”等的表示法及翻译例句
下一篇:科技翻译例文——电子学的发展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