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科技変译策略:変通+ (全译)
2018-02-13 09:13:04    etogether.net    网络    



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变译力主变通原作的内容或形式,求得信息传播的极佳效果。


变译作为名词,其义素分析模式为:丨义项丨=[属性₁+属性₂ +……+属性n十类属]。作为动词,其义素分析模式为:丨义项丨= 「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两种模式合一,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可转为相应的属性,并列为:

属性1/主体:译者(由译者来变);

属性2/因果:因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珠需求而变,不是为了满足一切读者;

属性3/方式: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从宏观上改变 原作的变通手段;

属性4/动作:摄取,是有选择、有取舍、有消化、有反嚼的有效吸收,不是完整输人;

属性5/客体:原作的有关内容,而不是原作的全部内容,说明原作是变通的对象;

类属:仍是一种翻译活动,与全译相对应。


义素分析表明变译的概念意义比较完备,变译之变是原作宏观之变,不是全译的微变。

“变通+(全译)”表示:第一,变译有时含有全译,即在变通原作之后再全译或进行局部全译,如摘译、编译、改译等;第二,有时根本不需全译,而是对原作整体的变通,如有些译述、缩译、仿作等。


变通策略

1.何为变通

变译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变”——变通。变通即是灵活运用,不拘常规。是趣时,“赶时髦”,即“迎合当时最流行的风尚”。从广义上讲,翻译都是为了“迎合”读者,贏得读者。变译者打破全译的常规,在原作和特殊译者之间达成互利和合作,办法是照顾和迁就读者的利益、志趣,于人方便,于己方便,减少为全译付出的劳动量,增加翻译的知识含量和智力投人。所以,变通是一种寻求双方和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和折衷办法。




[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英语科技文献的特点及其翻译
下一篇:科技文体的汉译要点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