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精选9.9元!
Paul U. Unschuld 论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
2017-07-14 14:07:11    etogether.net    网络    


Paul U. Unschuld是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史教授,对中医学和中医史皆有独到的研究,1984年以来一直担任东方医学国际研究会主席。他不但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医经典著作,而且对中医翻译也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在其巨著《难经》一书的前言中谈了他对中医翻译概念、原则与方法的认识,很值得我们借鉴。下面我们摘录了该文有关中医翻译的难点及名词术语翻译的要点等部分,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人对中国传统的保健法越来越感兴趣。大量的“中医”书籍在西方也应运而出(大部分作者缺乏第一手资料)。面对这种发展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中医吗?事实上这些所谓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书籍与中医相去甚远,倒是更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就概念而言,最常见的错误是试图用“能量”来解释中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医的“气”与西方人讲的“能量”之间毫无相同之处。
第二个常见的错误是用希腊或拉丁语来翻译中医用语。这会使人误以为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中医便有了一套定义明确的专业术语。比较一下《内经》和《难经》便会发现,很多相同的术语却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用希腊-拉丁词语翻译中医概念不但不能揭示中医概念的内涵,而且会忽略中医的历史性。
用希腊-拉丁词语翻译中医用语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其核心术语很难达到西医术语的抽象水平。有些中医术语似乎专门用以表达具体概念的,并无通俗含义。这样的术语很难译成西方语言, 特别是当它们与理行的西方概念不对应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哲学家来决定是音译这些术语还是另外创造新词。在其它情况下,中医术语除了专业性外,还具有隐喻的作用。中国读者一看到这些术语,脑子里便会马上反映出其隐喻的形象。这些隐喻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国人接受中医理论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们既反映了可以认知的现实环境,又反映了具体的社会观念。保健的观念越与个体有关,越能为全社会所接受。在翻译中医典籍时,如果想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原文信息和内心感受形象,就不能忽略中医用语的社会和生活关联性。
第三个常见的错误是将大量复杂的中医术语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归纳和综合,从而导致了对基本概念的误解。与西方的科学不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中国人很少试图创造一种能包罗万象的世界观。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Giovanni Maciocia论中医翻译
下一篇:中医名词术语气功方面翻译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