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劳伦斯▪韦努狄(Lawrence Venuti)的“归化”与“异化”翻译主张
2021-07-17 09:59:02    etogether.net    网络    



美国翻译研究领域在“归化”与“异化”问题上发言最多也最响亮的理论人物,则是劳伦斯▪韦努狄(Lawrence Venuti)。韦努狄是费城坦普尔大学的英文教授,是80年代、90年代以来美国翻译理论界最活跃、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译学著作有1995年出版的成名作《译者的隐身:翻译史论》(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 、1998 年的《翻译的丑行:差异伦理标准探索》(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以及1992、2000年先后编辑的译学文集和读本《翻译再思:话语•主观性•意识形态》(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 )、《翻译研究选读》(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另有一部译学教材即将于2004年出版,名为《翻译研究与实践教程》(Translation: A Textbook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此外,韦努狄还翻译出版了近10位意大利著名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他译笔特异,风格考究,文字中渗透着他在翻译中有意阻抗(resist)目标文化——英美文化规范的异化主张。可以说,他是当今既精于翻译理论研究又擅长文学翻译实践的学者之一。


韦努狄属于翻译研究中的解构学派,亦即根茨勒所说的“后结构主义学派”。正如郭建中所评述的,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在于“存异”, 而不是“求同”。韦努狄在其译学著作中,主张文学翻译不应以消除异族特征为目标,而应在目标文本中设法把文化差异表现出来。他所阐述的, 也正是这么一种解构主义的思想。


具体而言,韦努狄的主要观点是:在翻译中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译者在译文中不能隐身,而应当有形可见。这就是说,翻译应当采用“异化”的原则和策略,使译文保持异域风貌、异国情调,读起来像译文,而不是“归化”的原则和策略,使译文完全按照目标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创作规范进行改造,读起来不像异族作品,而就是目标语原创。韦努狄对西方17世纪以来的翻译进行考察,发现西方翻译史上一直都是归化翻译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英国。究其原因,就是深藏在背后的民族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规范在作怪。韦努狄对这种以我族文化为中心的归化翻译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把异族的东西归化为我族的东西,这是一种“文化侵略”。 异化翻译则相反,它能抑制民族中心主义对源文本的篡改,特别是在当今处于强势地位的英美语言文化环境里,异化翻译“可以成为抵御民族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文化上的自我欣赏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以维护民主的地缘政治的关系”。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红楼梦》仿拟的翻译处理
下一篇:《红楼梦》顶真修辞格的翻译处理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