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斯图尔特▪贝茨(E. Stuart Bates)的著作《现代翻译》
2021-06-10 09:12:35    etogether.net    网络    



斯图尔特▪贝茨(E. Stuart Bates)是继托尔曼、波斯盖特、菲利莫尔之后,20世纪上半叶又一位较重要的英语翻译理论家。他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古文学家和古典作品翻译家。他著有《现代翻译》(Modern Translation),193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贝茨论述翻译的方法同波斯盖特相似,但他涉及的问题更广泛、更系统。书的第一部分主要评述近代和当代西欧的译作,以三节的篇幅,就近代和当代西欧译界对古典作品、东方作品和欧洲近代作品的翻译,分别作了概括性回顾,着重对比和评述三个领域里各种主要译品的优点及其不足之处。


贝茨对于翻译的见解主要反映在书的第二大部分。作者分若干小专题,通过实际译例的剖析,对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必须消除对语言知识的片面看法。人们常说,译者应当“懂得”(know) 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但人们对这种说法往往有所误解。问题在于“懂得”二字, 既很难加以界说,又无法完全做到。比如,所谓“懂得”英语,就意味着必须习得诗人的英语、经纪人的英语、语文学家的英语、科学家的英语,等等;还意味着必须习得不同地区的英语、不同职业的英语、不同阶级的英语,等等。一个人哪怕只想掌 握其中任何三种不同的英语,都必须具备几种彼此不可共存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这是极难办到的。


要熟悉一种语言,必须长期居住在说这一语言的国家。任何人在别国居住两年以上,都会对母语感到生疏。真正能熟练掌握双语的人是不常见的。谁要说自己是个双语者,都可用这种方法去考考他:叫他想一想,在他所掌握的两种语言中, 他是用哪一种语言数数,最能用哪一种语言说出饮具的名称和木工铁匠用具的名称,又用哪一种语言做梦。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同时或交替使用两种语言,而是使用一种语言多于另一种语言。因此,一般地说,一个人只可能对一种语言掌握到家,对于所有其他语言,再不陌生,也只是“像住旅馆,到不了家”。如果翻译有什么规则,那就是,译者只能把母语当作译文语言。


(二)必须正确理解翻译的忠实性问题。翻译就和婚事一样,对于好的结合,怎么忠实也不算过分,而对于坏的结合,忠实则是多余的。不论是结婚还是翻译,衡量好坏,惟一合适的标准就是忠于对方。

但是,有一种忠实必须避免,就是类似放大相片般的忠实。有许多英语译作就像放大的相片,特别是对德语小说的翻译,通篇的德语腔,表面像,实质却不像。如果给译文多加一个标点,切断几个长句,译文不但不会失真,反而会更加忠实。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散文翻译示例《铜镜》——The Bronze Mirror
下一篇:《红楼梦》长短句的翻译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