ニ、中篇小说
1. 《劳动的音乐》,由钱谦吾(即阿英)从三部曲及其他短篇中节录译编,上海合众书店1932年11月出版。该译本先后改名为《母亲的结婚》(上海龙虎书店, 1935),《高尔基名著精逸》(上海新陆书局,1947)、《我的教育》(上海新陆书局,1948)。
2. 自传体三部曲第一部《我的童年》,由蓬子据英译本转译,上海光华书局1930 年11月出版,此译本在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多种改写本和节译本,改写本有林曼青的 《我的童年》(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陈小航的《幼年时代》(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1),卞纪良的《我的童年》(上海启明书局,1936),姚蓬子的《我的童年》(上海杂志公司,1941),节译本有凌霄的《童年》(重庆群益出版社,1944),张勉寅的《少年高尔基》(上海少年社,1948),范泉的《我的童年》(上海永祥印书馆,1949)。
3. 三部曲之ニ《在人间》,王季愚翻译,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9月出版。 1941年6月又有适夷据日译本转译的《人间》(上海开明书店版)。
4. 三部曲之三《我的大学》,由杜畏之、萼心翻译,上海湖风书局1931年出版。此外还有高陵编述的缩写本《我的大学》(上海中学生书局,1930),胡明翻译的《我的大学》(上海光华出版社,1949)。
5. 《奸细》,山沈端先(夏衍)据日译本转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5月出版,该译本后又署名夏衍翻译,于1943年和1947年分别出了桂林春草书店版(《没用人的一 生》)和上海生活书店版(《奸细》)。
6.《夏天》,由何素文据日译本转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又出现雪峰据俄文原本对何素文译本进行校译的上海杂志公司版。
7.《仟悔》,由何妨翻译,上海中华书局】934年4月出版。
三、长篇小说
1.《四十年代》,由罗稷南根据英译本《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译出的第一部前9章,上海联合书店于1931年1月出版,1948年4月香港生活书店再版,改名为《旁观 者》;第二部题名为《磁力》,上海生活书店于1938年9月出版;第三部为《燎原》,上海 生活书店于1937年7月出版。
2. 《胆怯的人》(上、下两册)由李兰据英译本转译,上海湖风书局于1932年10月 出版。上海春光书店和上海杂志公司分别于1936年和1946年再版。
3.《颓废》,由赵璜(即柔石)据英译本转译,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3月出版。 这一小说后又出现了多种译本,如有陈小航(即罗稷南)的译本(1935、1946、1947年上 海神州国光社题名《没落》分別出版,1938年又有新光版),树华的译本(1937年天津生活知识出版社,题名《阿路塔毛奥浦家的事情》),耿济之的译本(1941年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题名《家事》)。此外还有钟石韦据英译本转译,并经鲁迅据日、德文译本校订的《三人》(上、下两册),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5年4月出版;黄源根据日 译本转译的同名小说,上海生活书店于1938年,1942年两次出版,桂林文学出版社 1943年7月重版。
在戏剧方面,1931年出版了《夜店》(原名《在底层》)。此后陆续出版T《太阳的孩子们》、《叶戈尔•布雷乔夫及其他》、《仇致》、《小市民》等剧本。他的文学批评论文和政论文字,也出过选集。在研究高尔基的著作方面,1933年出版了邹韬奋的传记 《革命文豪高尔基》。
40年代高尔基作品的译介势头仍然不减,在40年代的10年中,除了重印上述30年代译出的作品外,还译介了短篇15部,中篇4部,长篇2部。短篇是以群译的《英雄的故事》(重庆上海杂志公司,1941),白澄译的《书的故事》(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1),任钧译的《爱的奴衆》(桂林上海杂志公司,1942),程之译的《我的伴侣》(桂林育文出版社,1942),耿济之译的《俄罗斯浪游散记》(上海开明书店,1943),适夷译的 《意大利故事》(上海开明书店,1946),张正之译的《高尔基选集》(上海铁流书店, 1946),巴金等译的《草原故事及其他》(长春国民书店,1946),林晦之译的《盐场上》 (香港人间书屋,1948),鲁迅等译的《高尔基杰作集》(上海合众书店,1948),周笕译的 《奥罗夫夫妇》(1945,重庆上海杂志社,1946年和1947年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同名小 说,泽者署名周扬),胡明译的《自杀》(上海光明出版社,1946),适夷译的《奥莱叔华》 (香港生活书店,1948)。中篇小说是适夷译的《老板》(上海文艺新潮社,1940,后改名 《面包房里》,上海杂志公司,丨948)和《奥古洛夫镇》(重庆大时代书局,1941),洪济译 的《苦命人巴威》(桂林春草书店,1943),其中适夷译的三种均据日译本转译。长篇小说是罗稷南据英译本转译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第四部《魔影》(《四十年间》 第四部,上、下册,重庆大时代书局,1945)和汝龙据英译本转译的《阿托莫洛夫一家》 (重庆文化出版社,1944)。
1949年以前,高尔基的剧本《夜店》曾以各种译名出版,而且在中国舞台上上演过。他的革命颂歌《海燕之歌》也有多种译文,高尔基的文学批评论文和政治论文出有多种译本。当髙尔基创作生活40周年纪念时,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了鲁迅等人撰写的《高尔基创作四十年纪念论文集》。在研究方面,从1942年起,上海时代出版社出版的《时代周刊》上编辑了《高尔基研究》的专刊。1947年和1948年,时代出版社又出版了罗果夫、戈宝权主编的《高尔基研究年刊》,其中对髙尔基和中国有关的文献 资料作了专门研究。
1949 年以后,高尔基的作品更被广泛印行,中国青年社编印了《高尔基作品逸》,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多卷本的《高尔基选集》;在I960年前已出版了《短篇小说 集》、《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俄罗斯童话,意大利童话》、《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和《戏剧集》,高尔基的《回忆录》、《文学论文集》和长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等书。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髙尔基的作品再次被大量印行。井向大部头、系列化发展。从1981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出版20卷本的《高尔基文集》,于1986年出齐。至80年代末高尔基的小说基本上都有了根据俄文翻译的全新的译文。此外,还有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86年3月出版的《高尔基戏剧选》 (陆风译)和江西人民出版社同年出版的《高尔基诗选》(郭在精编译)。90年代除了 继续刊印现成或经过校订的单行本外,还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高尔基小说故事总集》;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高尔基精品集》(5卷本)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汝龙文集》中的《高尔基小说》。
值得ー提的是1998年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朱希渝译的高尔基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在这总题为《不合时宜的思想》的数十篇时政评论文章里,高尔基严肃地提出了十月革命前后俄苏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最为紧迫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批评了布尔什维克政府政策和工作的缺陷、失误乃至关乎其命运的重大错误,甚至还准确地预 见到苏的最终解体。
高尔基作品的中译者,主要有耿济之、巴金、丽尼、芳信、焦菊隐、汝龙、鲁迅、李健吾、李霁野、夏衍等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