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最佳关联
2019-09-20 08:39:08    etogether.net    网络    



王佐良说:“一首诗或一个故事有它自己的统一性。如果译者掌握了整个作品的意境、气氛或效果,他有时会发现某些细节并不直接促成总的效果,他就可以根据所译语言的特点作点变通。这样他就取得一种新的自由,使他能振作精神、敢于创新。”事实上,这种叛逆性翻译在诗歌中常常是必然与必要的:于细节或形式上叛逆却在精神或效果上忠实。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视之,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创造性叛逆在诗歌翻译中可以再现原作的最佳关联 , “叛逆”实则是为了真正的忠实。

例如: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

A Bitter Love

How beautiful she looks, opening the pearly casement,

And how quiet she leans,and how troubled her brow is!

You may see the tears now,bright on her cheek,

But not the man she so bitterly loves.


                  By Witter Bynner


我们在此无意对此译诗的整体质量作一番评价。有趣的是在该诗的第二行中,原文的“恨”在译文中成为“bitterly love”(中文意思 是痛痛地爱或强烈地爱),似乎与原文含义大相径庭。然而实际上, 英文中这个看似矛盾、似非而是的隽语(paradox)却恰恰能准确传递原文“恨”此处真正的含义,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爱”是一种微妙的情愫,爱恨交结,因爱生恨,常常与“恨”难舍难分;因而较之单纯直译为hate,bitterly love更富内涵,反映了译者的匠心。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创造性叛逆的译文常常能够恰当地传达出原文的语境效果从而获得最佳关联。

又如: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1: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row, Sorrow. Pain. Pain.

Hot flashes. Sudden chills.

Stabbing pains. Slow agonies.

I drink two cups, then three bowls,

Of clear wine until I can't 

Stand up against a gust, of wind.

Wild geese fly over head.

They wrench my heart.

They were our friends in the old days.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古代散文翻译示例
下一篇:艾青诗集外译介绍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