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感对等
(1)消费层次及群体差异
化妆品都有其所针对的消费层次和销售对象。化妆品定位可分为高、中、低档,分别对应各个消费层次的消费者;同时化妆品还区分消费者的性别。翻译时应根据产生情感 的主体不同,采取情感差异化翻译策略,译文需要尽可能地与商品的市场定位及其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相结合。
例
【原文】Designed to restructure and protect the hair fiber. The hair regains strength, shine and is revitalized. Neofibrine: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Bio-Mimetic Ceramide, shine perfecting agent and a UV filter for hair.
【译文】专为严重受损发质设计的修护洗发水,含神经酰胺,可使头发重获健康亮泽与活力,并可帮助抵御紫外线对头发的伤害。
【赏析】这是欧莱雅专业洗护系列深层修护洗发水的说明。该洗发水针对的消费群体是年轻女性,通过“健康”、“亮泽”、“活力”和“抵御紫外线”等词汇,说明了产品功效,很容易使喜欢烫发的年轻女性产生购买欲望。
(2)消费者审美心理
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商品说明书的翻译也不例外。在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过程中应将内容美与形式美有机结合起来,使译文文形俱美,以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译者应充分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及消费者的心理,了解翻译时应注意的禁忌,才能使 译文体现出美感,从而被不同国家的消费群体接受。
总之,就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可谓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状 态。译文应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努力达到与原文相似的交际目的,达到在目的语文化中的目的,使目的语文化中的消费者也能获取准确的信息并受到译文的感染,从而购买和使 用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