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
5.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要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主渠道作用,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名师示范课堂”,深入开展“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学悟行”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坚持德才兼修。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红医”“鲁艺”“东北抗联”精神,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7.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着力构建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建设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8.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坚持从严治校,依法依规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本科教学秩序。进一步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专业评估中提出的主要问题为导向,开展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严管严抓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化辅修专业制度改革,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引导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要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纳入学分体系。
9.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课堂革命,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改革传统教学形态,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入推进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工作;推动课堂教与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优秀课程案例评选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