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机器学习如何解决分类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实例数据划分到合适的分类中。机器学习的另一项任务是回归,它主要用于预测数值型数据。大多数人可能都见过回归的例子——数据拟合曲线:通过给定数据点的最优拟合曲线。分类和回归属于监督学习,之所以称之为监督学习,是因为这类算法必须知道预测什么,即目标变量的分类信息。
与监督学习相对应的是无监督学习,此时数据没有类别信息,也不会给定目标值。在无监督学习中,将数据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被称为聚类;将寻找描述数据统计值的过程称之为密度估计。此外,无监督学习还可以减少数据特征的维度,以便我们可以使用二维或三维图形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信息。表1-1列出了机器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及解决相应问题的算法。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表1-1中的很多算法都可以用于解决同样的问题,有心人肯定会问:“为什么解决同一个问题存在四种方法?精通其中一种算法,是否可以处理所有的类似问题?”。
从表1-1中所列的算法中选择实际可用的算法,必须考虑下面两个问题:一、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的目的,想要算法完成何种任务,比如是预测明天下雨的概率还是对投票者按照兴趣分组;二、需要分析或收集的数据是什么。
首先考虑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的目的。如果想要预测目标变量的值,则可以选择监督学习算法,否则可以选择无监督学习算法。确定选择监督学习算法之后,需要进一步确定目标变量类型,如果目标变量是离散型,如是/否、1/2/3、A/B/C或者红/黄/黑等,则可以选择分类器算法;如果目
标变量是连续型的数值,如0.0~100.00、-999~999或者+oo~-oo等,则需要选择回归算法。
如果不想预测目标变量的值,则可以选择无监督学习算法。进一步分析是否需要将数据划分为离散的组。如果这是唯一的需求,则使用聚类算法;如果还需要估计数据与每个分组的相似程度,则需要使用密度估计算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上面给出的选择方法都能帮助读者选择恰当的机器学习算法,但这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就会使用分类算法来处理回归问题,显然这将与上面监督学习中处理回归问题的原则不同。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数据问题。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数据,对实际数据了解得越充分,越容易创建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程序。主要应该了解数据的以下特性:特征值是离散型变量还是连续型变量,特征值中是否存在缺失的值,何种原因造成缺失值,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某个特征发生的频率如何(是否罕见得如同海底捞针),等等。充分了解上面提到的这些数据特性可以缩短选择机器学习算法的时间。
我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算法的选择范围,一般并不存在最好的算法或者可以给出最好结果的算法,同时还要尝试不同算法的执行效果。对于所选的每种算法,都可以使用其他的机器学习技术来改进其性能。在处理输入数据之后,两个算法的相对性能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