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教育部发布会: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等重要、分类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2-21 16:46:22   作者: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来源: 神州学人网   浏览次数:

  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清华大学是最早倡导和探索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高校之一。经过近40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对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以下理念和做法。

  一是提出分类发展理念,让学术更学术、让专业更专业。近年来,进一步形成了博士生教育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体、体现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硕士生教育以专业型人才培养为主体、体现大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等新认识。

  二是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两类学位教育并重格局。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等急需学科专业。目前,在学研究生中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别占55%和45%,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三是创新培养组织模式,快速精准响应国家重大需求。专业学位、学科交叉、国际化研究生培养采用“项目制”,按项目设定培养目标、分配招生计划、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等。清华大学2018年设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服务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项目、西南地区项目和助力重点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项目等,汇聚校内25个工科培养院系,累计录取达1800余人。

  四是健全分类培养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生源特征的招生选拔机制,率先完成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破除“唯论文”倾向改革,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别制定创新成果要求。

  下一阶段,清华大学将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立健全指导教师分类管理机制,完善研究生分类选拔、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机制,同步提升两类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介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北京大学以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引领,不断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招生选拔机制,畅通人才自主培养路径。坚持“早发现、早培养”理念,着力选拔一批在基础学科方面有志趣、有天赋的优秀中学生进入相关专业领域学习。探索本博贯通培养,首批试点并全面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优化人才选拔标准。

  二是优化培养方案,加强过程管理。2023年全校共开设150余门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类课程,设置约7000个博士生助研岗位,引导在科研任务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培养全过程管理,建立“博士生年度审核”“导师对博士生定期评价”等反馈机制,建立“博转硕”“结业”“退学”等多途径的分流培养制度体系。

  三是延揽学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路人,优化导师队伍。出台人才强校战略二十条措施,完善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所引进人才覆盖基础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等重点领域。实施新体制教学科研教师在引进时直接认定博导资格的举措,35岁及以下教师在新遴选博导中的比例明显上升。引导招生计划资源配置向国家战略急需领域、科研活跃且培养质量高的导师流动。

  四是推动学科交叉,深化科教融汇。统筹学科学位点调整,有意识地开展交叉学科布局。已获批设置“国家安全学”和“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置“数据科学与工程”“整合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围绕前沿科学问题,加强与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等近百家单位的联合培养。

  未来,北京大学将继续遵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律,进一步优化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路径,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袁靖宇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自1984年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试点以来,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江苏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培养体系。明确改革方向,省教育厅围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全省34所高校签订40项《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书》。构建培养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省高校现有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涵盖全部学科门类,形成了分类发展的格局。注重学科引领,全力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展应用转型类学科。2023年,首次在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中增设20个应用转型类学科。

  二是加强多元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打造实践基地,累计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6000多家,每年吸引近10万名导师和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注重“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累计评聘2000多名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全力支持高校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国家战略和江苏省重点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大院名企”联合培养。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质量保障。率先成立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构建专业学位论文多元评估机制,2014年起专业学位论文纳入省优秀硕士论文评选范围,2015年起纳入抽检评议范围。开展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素调查研究,建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下一步,江苏将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