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资本漩涡下的在线教育:资本大规模介入引发哪些问题?》,直指在线教育行业问题。疫情、长假、家长焦虑、资本寻求高回报机会等多重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在线教育,尤其是在线培训迅速获得大量投资。
由于超过常态的资金投入,不少人发现,原来总被时尚商品占据的广告区位和时段现在已经被在线教育机构替代。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在线教育和培训机构本身性质与特征的变化。原来靠课程产品销售获得回报的机构,无法与靠大量融资获得回报的机构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于是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机构也被挤压着寻求投资。当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机构都有这种需求,在线教育机构的性质不得不发生变化:教育性越来越弱,资本性越来越强。
深入分析近期在线培训机构因资金原因而难以继续运营的案例,不难发现,如果企业不是被逼着从培训机构转换成融资平台,或许不会出现如此重大的问题。过度融资的在线教育机构不得不先考虑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考虑运营过程中的盈利,教育与培训的内容、质量则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
由此,在线教育的定位与运行原则最终发生了改变。教育角度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家长和学生角度看,如何用在线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发展是否需要、是否合适和对孩子是否有利来决定;对于在线教育机构而言,需要守住自己的课程与教育产品的品质底线,在课程安排与组合、课程开设方式等方面都需要首先考虑儿童,遵守儿童健康成长第一原则。但是在过度的资本压力下,一些在线教育机构即便原来做得不错,也会在自己与其他相同类型的机构竞争中放弃原则,将以人为本渐渐让位于资本逐利,最终走上不归路。
了解了这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线教育企业就必须在融资面前冷静些,基于自身的体量与业务量,评估自身真实的资金需求量:融资量对于自身而言是风险可控的,是能够坚守自己的教育品质的,是能够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守住以人为本的底线而不至于倾斜到以资为本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