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聚焦一流大学新目标 开启人才强校新征程 ——关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 2019-07-23 14:54:13   作者:王云鹏   来源: 神州学人网   浏览次数:


  2.“大人才”与“精核心”的衔接


  高校的发展应当是整体性、全方位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高校的人才工作也应当是着眼全局、统筹兼顾的系统性工作。过去,一些高校在人才工作方面缺乏大局意识与合理规划,忽视了各学科专业人才结构方面的不同需求;另一些高校习惯“一条腿走路”,在人才引育方面注重优先向教学科研方面倾斜,忽视了管理服务人才的选用和培养。一方面,造成高校管理服务队伍的短缺;另一方面,还导致教学科研队伍的结构性问题。一些学科专业人满为患,另一些学科专业则呈现“吃不饱”的局面,人才队伍建设不均衡,高端人才匮乏,学校发展缺乏后劲。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高校的发展建设并非只聚焦于某一类人才或某一项专长,而是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各展所长。因此,高校人才工作既要树立“大人才”的意识,做到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与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并重,合理选用人才,公平对待人才,鼓励人尽其才;又要补足短板,强化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紧缺人才等特殊人才的引育,促进高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3.校内培育与校外引智的衔接


  人才的培育一般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仅依靠高校内生力量闭门造车培养人才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让高校的发展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借助外来力量迅速补齐人才队伍和人才结构的短板不失为一种可取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随着国家人才政策包容性的不断提升,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合作方式更趋多样化。这些有利条件要求高校人才工作既要紧密依托校内优秀学科方向和优势资源,为造就和培育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厚植创新土壤;又要适时调整人才队伍建设思路,敞开大门加强海内外引智工作,通过引进、兼职、驻校科研计划等多种方式汇集海内外人才,进一步激发高校人才队伍创造力,构建内外有序的人才队伍体系。


  4.改革创新与承续传统的衔接


  在当下高等教育发生剧烈变革的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持续涌动,并波及高校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过去,高校人才工作累积了一些矛盾弊端,直接影响到人才工作的推进和高校的整体发展;同时,多年的人才引育也形成了一些优良的方式方法,现在仍然还在沿用并将一直发挥作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推进高校人才工作既要进一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破除人才流动、培养和使用过程中的机制体制障碍,充分释放各类人才在高校发展建设中贡献聪明才智;又要杜绝“为改革而改革”的形式主义作风,根据人才工作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梳理和总结过去一些好的传统和做法,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无限生机,发挥更大作用。


  做好高校人才工作的路径与实践


  积极落实党的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高校人才工作,是高校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以人才强校战略为目标导向,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建设扎根中国大地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位置,稳步实施人才队伍“鲲鹏逐天”计划,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一流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和实践。根据北航人才工作相关实践经验,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双一流”建设工作部署,就做好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