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数据来源:教育部
核心阅读
教育的交流,不仅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也为各国文化元素的流动创造了机会。地缘相近、历史脉络相连的亚洲各国,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深入,推动了学术的进步、资源的共享,更提升了青年一代对亚洲的认知与热爱,让亚洲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为不同国家的学生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学生将有机会了解不同的文化,并将一些重要的文化元素带回本国,从而实现亚洲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现场,亚洲大学联盟2019—2020年执行主席单位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的原校长迪萨纳亚克教授谈到了以教育为桥梁,加深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教育在文明交流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年来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教育交流互动紧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境外办学起步早、总量多、基础扎实,在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和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我国共有96972人赴亚洲其他国家留学,年均增长率为6.97%。
共同办学、建立联盟,亚洲大学间合作日益紧密
中国与许多亚洲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了交流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61所高校正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办学活动,包括34个境外办学机构和47个办学项目,涉及亚洲16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第一所中国名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的海外分校,也是马来西亚政府邀请设立的第一所中国大学分校。分校于2016年2月招收首批学生,现已有在校学生3300余人,已开设15个本科专业,毕业生获厦门大学学位,受中马两国政府承认。
为进一步促进亚洲大学间的全面合作和深入交流,发挥大学在解决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亚洲大学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2017年4月,清华大学发起成立了亚洲大学联盟,联盟由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