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以宏观背景协助微观理解

发布时间: 2018-12-17 09:09:56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狂狷” 一词,如果不看全文,仅查词典,可以看到两个相反的意思。 一是把“狂狷”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指放纵而不遵礼法的人”(《汉语辞海》)。二是两个字分开讲,“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指志向高远的人与拘谨自守的人”(《汉语辞海》)。

 

摘要中有一句话:从情绪变化的幅度看,中国古代小说又常常有意无意地将人物脾气纳入到“狂狷”框架内进行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语态度将人物脾气的狂放或矜持反映来。根据逻辑推理,其中的“狂放”与“矜持”正是对“狂狷”的解释,所以“狂狷”应该作为一对儿概念来理解。 后经阅读论文全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想法:


孔子曾把人分为三类:富有进取精神的“狂者”,为人拘谨的“狷者”,以及“依中庸而行”的“中行者"。这是中国较早的气质或脾气理论。对应于情绪速度而言,大致可以说,狂者性急,狷者性缓。


据此,“狂狷”可以翻译为unconstraint and restraint,而不是仅翻译其中“狂”的意思。


二、摘要结构。翻译摘要时,译者如果没有看到全文,可能分不清哪句话对应于正文哪一部分,从而给断句或信息组合带来困难。从这篇摘要的内容看,第一句话“在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小说致力于写出人物脾气的偏执性”,很可能是论文开头部分的概括。接下来的三个排比:“从 ‘五性’视角看”、“从情绪产生的速度来看”、“从情绪变化的幅度看”, 很可能是论文的三个章节。网上的调查证实了这种猜测。译文就要清晰地 反映出这个结构(见参考译文)。原译者显然没有看到论文结构,从而把不该合并的合并(第一个句号前后),又增加了原文并不存在的关联 (also)。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日语论辩文的翻译
  • 下一篇:日语说明文的语言与翻译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