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业文章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车站站名该如何翻译?
2022-03-08 11:00:05    黄瑛    投稿    



车站站名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概念意义,其原因在于该词语在功能、地理位置、划分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如果译者不能充分理解这些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就难免会造成误译。


 1.png

地铁金安桥站(图片源自网络)


前段时间,“北京地铁车站站名启用翻译新标准”的相关话题在多个网络平台和一些新闻媒体受到舆论关注。改用新标准后,北京地铁车站的站名普遍翻译为汉语拼音,部分站名在拼音后括号备注英文或拼音+英文。其中,“XX站”由此前的“XX Station”改为“XX Zhan”的翻译方法引发争议。


例如,有网友在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北京地铁的评论区留言称:“请问能把站牌上的‘站’改成‘Station’吗,站名翻译拼音也就罢了,连‘站’这个名词都改成‘Zhan’,谁能看得懂啊?只会误解不懂语的乘客。”对于此事,微博@北京地铁回复表示:“您好,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统一了地铁站名译法的要求,并先期在北京地铁部分车站进行了更换。感谢您的关注。”


那么,这一改动是否有不妥之处呢? 关于这一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拙见是,北京地铁公司将此前的“XX Station”改为“XX Zhan”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要在同一城市的同样交通系统中采用统一的译法。将所有的“站”都英译为station也是可以的,而且在国内更为常见,如广州和香港的地铁公司就将“站”英译为station。在国外,“XX站”通常不说,只说“XX”,如英国伦敦地铁的King's Cross,偶尔也有用station,如Earls Court Station(伯爵宫站);不过现在已经极少用station了,这也许与语言的“经济原则”有关。


车站名称的翻译属于译名研究的范畴,而译名的问题是翻译中最大的难题之一;许多翻译家为之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我国近代译坛先驱严复先生的名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至今传为美谈。其实,不少名称尤其术语的翻译,简直需要多年的揣摩与尝试。翻译家及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有一系列术语琢磨了十年乃至二十年以上”。可见,译名选择之烦难。译名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包罗万象,涉及多种知识;从事这项工作,不可望文生义,要考虑它的特点,查清其来历出处,才能给出准确且通俗的译名。


实际上,早在31年前,我国教育家及诗人周仪荣先生在名为“命名与翻译”的学术讲座中就说过:“在翻译名称时,应该首先查阅有关资料,确定是否有普遍接受的定译,尤其是官方机构的译名,更应该采用他们对外的正式名称,绝不能随心所欲、任性翻译,以致出现同一个机构有数个译名的混乱状况。”因此,作为翻译工作者,当秉承正确的译法,在追求译名统一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人们提供更好、更易记的车站译名。



文/黄瑛(作者系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




上一篇:“状元”的英译
下一篇:rabbit/hare(兔子)的隐喻及翻译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行业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