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空中的圆周率:计数、思维及存在》,(美)约翰•巴罗著,苗华建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本书从趣味中让人了解计数的知识,如:为什么除了10进制之外尚有12进制、16进制、60进制以及二进制等不同的进位方法,计算机在数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等。
12.《宇宙最初三分钟:关于宇宙起源的现代观点》(The First Three Minutes),(美)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著,张承泉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年,“科学与人译丛•第二辑”。自然界为人类留下许多不解之谜,而宇宙的起源是最大的谜,本书解释关于宇宙起源近几十年来科学界的最新成果和主要代表性理论。
13.《追寻逝去的时间》(In Search of Lost Time),(英)德里克•约克(Derek York)著,冯桢、冯凯伦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科学与人译丛”。本书以探索时——空为主线,用清晰的语言勾勒出人类对宇宙起源、地球年龄、生命起源、 时——空特征、星体运动规律等问题的认识过程。
14.《心智的进化》(Evolving the Mind),(英)凯恩斯•史密斯著,孙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科学与人译丛•第三辑”。本书对心智这一庞大的主题做了清晰的论述,内容涉及物理学、进化论、生物化学、神经科学及心理学等。
15.《薛定谔传》(A Life of Erwin Schrodinger ),沃尔特•穆尔(Walter John Moore) 著,班立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科学与人译丛•第三辑”。本书记述了物理学家薛定谔的科学工作,私人友谊,以及对神秘的兴趣,同时也记录了他的政治态度和只身从纳粹铁蹄下逃离的经过。
16.《星球旅行的奥秘》(The Physics of Star Trek),(美)劳伦斯•克罗斯(Lawrence M. Krauss)著,董成茂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科学与人译丛•第三辑”。本书以科幻电视系列片《星球旅行》为对象,分析了剧中所涉及的翘曲飞行、全息幻觉甲板、黑洞、物质、时间回路等物理现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