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斯(Holmes)(1988)用来指两种不同目的的一个概念。首先,霍姆斯评论到,一首诗歌的多种不同译文,每一种都只会为目标语读者准确地反映出源文本的某些特征,他认为“所有译文都是地图,领土则是原文”(1988a:58)。没有一幅地图是权威的,任何地图仅仅为特殊目的而制;同样,同一首诗也必须有多种译文才能对原诗有更全面的理解。其次,霍姆斯(1988b)认为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是一种在序列上和结构上同时进行的文本级阶操作,换言之,不仅需要一句一句地翻译,而且要由译者获取,并由读者不断地去参照该文本作为一个整体的心理概念(即“图谱”)。根据霍姆斯的解释,翻译过程中用的不是一幅地图,而是两幅;第一幅反映译者从源文本中抽象出来的特征,而第二幅是在多种选择(语言、风格、音律方面的选择)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译者先从可用的各种选项中选择,再反映出目标文本最终表现形式。
此外,第二幅地图会受对应层级[Hierarchy of Correspondences]的影响(1988b:86);某些选项被排除仅仅是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一些选择,这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应层级。对研究源文本与其译文关系的学者们来说,图谱这个概念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另见Analogical Form [类同形式]、Content-derivative Form [派生内容的形式]、Decision-making(Translation as)[翻译即抉择]、Extraneous Form [外来形式] 、 Games (Translation and the Theory of)[翻译与博弈论]、Metapoem[元诗]、Mimetic Form [模仿形式]。详阅:Holmes(1988a;1988b)。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