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的对照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相反,相对。对照故意把相反的字词、短语和从句平行或者平衡地排列起来,以便表述相反或者相对的概念,达到加强语气的目的。无论是为了加强判断;还是为了幽默、讽刺,对照的效果取决于语句排列上的鲜明对照和相对概念的并列。
虽然对照是常用的辞格,但是格式若要求严谨,不很容易。二千多年来,对照广泛使用在演讲和文学作品中,充分地显示出自身的生命力。对照善于增强语势、调动感情和增加生动性。它也是汉语中的一种辞格,常常可以直译,但是,这不等于说英语中的对照直译成汉语还能保留对照的句式。
对照与警句的相似之处在于神似;与矛盾修辞的相似之处在于形同。从句式上看,对照与平行句的共同点是句式结构平行。举例如下:
1) 承蒙大人不弃,居然关注起我的工作。如果这种关注来得早些,就是十分善意的了。可惜您的关注未免为时过晚,我已经对此无动于衷,不能消受;我已是子然一身,无法与妻共享,我已经成名,不再需要您来捧场。
2) 拙苯无比、智慧超群。
3) 并非我不爱凯撒,只因我更爱罗马。
4) 他们离开了这个人们哀悼一时就把他们永远忘却的世界。
5) 他把头扭来扭去,欲望愈来愈强,决心愈来愈小。
6) 狡诈的人渺视学问,愚昧的人羡慕学问,明智的人使用学问。
7) 人们喜爱岛屿,是否因为他们下意识地把这些难以驾驭的广漠天地中易于管理的小天地私属了自己呢?
8) 自由社会倘若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保全不了少数的富人。
9) 假若经济游荡于低谷,保守党又怎能稳握权柄高高在上呢?
10) 漫长的历史汇成了文学的小溪。
11) 人们穿过一个巨大、炎热而又阳光耀眼的露天广场,进入了一个凉爽阴暗的洞穴。
12) 对里根来说,威廉斯堡会议是政治上的胜利、经济上的惨败。
13) 懦夫借助亲吻,勇士凭的是利剑。
14) 二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即司科特·菲茨杰拉德所说的“悲哀的青年人”,曾经诅咒自己的命运,但并没有消亡;逃避过现实而又自动回到现实中;痛恨市侩作风,却又热爱自己的祖国。正是在此过程中,他们将美国文学史上最活泼、最新颖、最激动人心的作品献给了祖国。
15) 伊利莎白一世嗜权如命而政策变通;她深知财富的重要却不在乎军事荣誉,她切实关注国家福利却莫视宗教信仰,她有意地取悦平民以获取支持,却出于嫉妒而镇压贵族中任何势力的崛起。
16) 知识是一柄双刃剑。炮手们使用科学成果摧毁人的躯体,医师则近在咫尺处为伤员医治创伤。难道还有比这更怪诞、更可怕的景象吗?
17) 如果我们瞥见不可言传之物,却硬要把它表达出来,那是不明智的,我们也不应该为本不理解之物强加意义。用世俗的话来解释“美”是毫无意义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