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译介
2021-03-18 09:15:49    etogether.net    网络    



加西亚•马尔克斯(Marquez, Gabriel Garcl 1928—)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丁美洲新小说的主要代表。他是继米斯特拉尔、阿斯图里亚斯、聂鲁达之后, 第四个获得这项文学奖金的拉丁美洲作家。瑞典文学院对他的评语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技巧娴熟、章法严谨的艺术大师。”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以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而闻名于世的。这本小说一问世就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风行一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以一种新颖的风格,把幻想和现实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新鲜的艺术世界,既突破了传统的现 实主义手法,也不同于欧美流行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有人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其意义就是指作家以魔幻的手法来表现生活的现实。小说里的许多情节,都是真实的生 活,然而却写得像幻想甚至神话,因而具有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其成功之处。


马尔克斯作品最先被译成中文的是1980年《外国文艺》第3期上刊登他的四个短篇小说,即《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星期二的午睡时 刻》和《纸做的玫瑰花》。随后,1981年《外国文艺》第六期又刊出他的中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李德明、蒋宗曹译)。与此同时,他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 (1970)、《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等也出现在杂志或小说选中。这些中短篇主要是写给儿童看的,作品的寓意是颇为深刻的,特别是 《巨翅老人》以清新、幽默、夸张的笔调,勾両出社会黑暗造成的愚昧和迷信,对教会的腐败与虚妄给予了无情的嘲弄。《巨翅老人》的写法,正是把现实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看来不真实的东西写得十分逼真,把看来不可能的东西写得完全可能,即所谓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王国:遍地的红玫瑰,美轮美奂的住宅群,生活在欢乐与幸福之中的村民。小说中的溺水者埃斯特温用他的牺牲促使村民意识到自己村庄的荒凉和生活的贫困,从而决心改变家乡的面貌。埃斯特温的死给人们带来的是生活的希望,换来的是人们的觉醒,推动着人们去改变现状。这样的主题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之后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著名演说《拉丁美洲的孤独》的译文也刊登在多家杂志上。


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黄锦炎、沈国正和陈泉合作的中译本《百年孤独》,这是马尔克斯的惊世之作,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由此展开了长达30万字的拉丁美洲百年“孤独”史。“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拉丁美洲文坛上 崛起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怪诞风格的流派。它的出现,使拉美文学变异一新,也使世界 文坛刮目相看,从而一度形成了拉丁美洲文学热。这一流派的共同特点是“变现实为 幻想而不使其失真”的魔幻手法。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1967年出版的这本《百年孤独》,便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显然,作家的意图是借神魔鬼怪巫术幻景等“道具”,在折射严酷的现实。小说通过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丁神话、传统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 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 的愿望。作品一问世,就取得了爆炸件的轰动效应,被誉为“在拉丁美洲引起了异常文学地震”,“通过这本书,牢牢地巩固了拉丁美洲小说界所取得的声誉”,小说一版再版,印数高达几千万册,马尔克斯也因此而享誉世界,并获得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值得注意的是,《百年孤独》一书凝重的历史内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是以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语言贯穿始终的。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的叙述语言仿佛出自一个8岁儿童之口,这是很深刻的评判目光。因为这种直观的、简约的语言确实有效地反映了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落后民族(人类儿童)的自我意识。“愚者”自我表达的切肤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 更能收到唤起被愚弄者群体深刻反省的客观效果。布恩地亚家族和马孔多的故事结束了,人类的故事仍在继续。对于世界整体来说,每一个清晨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一 个亘古神话永无休止的开始。绝望或者乐观,全在这里。


这部作品先后出现四个译本:最早是1984年8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冠以“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出版的黄锦炎等人的译本;1984年9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高长荣的译本,1994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以“世界文学名著译丛髙长荣译文集” 再版了这一译本;第三个译本是1991年12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冠以“外国文学名著精品”再版了黄锦炎等人的译本;第四个译本是1993年9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健恒(中共中央党校译审)的译本,冠以“拉丁美洲文学丛书”第四辑。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芬兰文学作品的译介
下一篇:现当代西班牙诗歌的译介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