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1930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张我军翻译的叶山嘉树的小说集《卖淫妇》。收 译了十一篇小说,有《卖淫妇》、《离別》、《洋灰桶里的一封信》、《没有劳动者的船》、《山崩》、《跟踪》、 《櫻花时节》、《浚渫船》、《捕凫》等。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张我军在为了译本写的《作者叶山嘉树小传》中说 ……过几天我又得到了改造社出版的 《新选叶山嘉树集》,就在这本集子里,我完全认识了叶山嘉树,我在这里满足 了有生 以来第一次的欣赏欲。老实说,历来的文学作品,能像叶山氏的作品这样使我感到欣赏的快意的,还没有遇见 过。”由此可见,张我军是基于对叶山嘉树的文学成就的认同而翻译他的作品的。
作为文 学翻译家,巴金对日本的文学翻译却很少。秋田雨雀的戏剧集《骷髅的跳舞》,是巴金惟一的一本日本文学译本,这 在戏剧章节中将作详细介绍。
林房雄(1903—1975)在日本左翼作家中,并不具有真正 的代表性,更不能与被称为战前无产阶级文学旗手的小林多喜ニ和德永直相媲美。事实上,1936年,林房雄在狱中宣 布“转向”,放弃先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文学《乃至于后来成为ー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和右翼文坛上的走 卒。然而,在30年代,中国译介最多的是却是林房雄的作品,而不是小林多喜ニ或德永直的作品。林房雄的作品主要 集中在30年代初的几年间里,被译介到中国。主要有:石尔译的中篇小说《都会双曲残》(上海神州国光社,1932) ;林伯修译的短篇小说集《一束古典的情书》(现代书局,1933);林伯修译的《林房雄集》(现代书局,1933); 楼适夷译的《林房雄集》(开明书店,1933)。
楼适夷(1905— )和林伯修(1889— 1961),都是革命者和左翼文学青年,他们俩都是林房雄作品的主要译介者。林房雄作为无产阶级文学作家,其作品 有其局限性和缺失。即所谓的“思想上缺乏‘代表’性,艺术上谈不上什么特点”。然而,由于“他的小说人物,大 半是罗曼蒂克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者,带着ー种‘新的道德的追求,新的正义的憧憬’而投身于革命运动”。单就这一 点,就足以引起中国众多“五四新青年”的共鸣,因为当时的中国,为了冲破黑暗,救国救民于危难中,带着这样抱 负与憧憬而投身于革命运动的新青年(小资产阶级)有ー个群体,而不是ー个、两个。因此介绍林房雄的带有小资产 阶级情调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要比介绍如小林多喜ニ的《蟹工船》等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更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罢了。也可以推断林房雄作品在中国的读者群要比小林多喜二等其他左翼文学作家作品在中国拥有的读者群更大。这 恐怕就是为什么30年代,林房雄的作品在中国的翻译界如此得宠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