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约翰•高尔斯华绥作品译介
2020-10-12 09:10:29    etogether.net    网络    


长期的翻译实践使周煦良的翻译技巧娴熟。他擅长拆句、增补、换词、运用成语和方言,使译文清新流畅,既成功地表达了人物的神韵和原著的独特风格,又丝毫不露“翻译腔”,而对各种有关典故,能旁征博引,考核精严,使译文增色不少。如在第三部第一章中,关于索米斯听说妻子生了个女儿,竟连看都不想去看她们一眼,而只想去看病危的父亲这一段,周照良对于原文to hover on the edge of sympathy和flew on black wing这样的形象语言,采取了近乎“逐词直译”的方法,分别译作“徘徊在同情的边缘上”和“就像鼓着漆黑的翅膀”,给人ー种新鲜活泼,形象生动的感觉,对于a kind of doubting admiration这种难以直译的词语,则拆译成“ ー种又像是疑惑,又像是佩服的神情”,丝毫小露生硬糊口的痕迹;而在传译go with an eary mind和said abruptly等语时,又能充分考虑到汉语的习惯,发掘汉语的潜力,译成“放心去”和“没头没脑说”,显得既贴切,又自然,展示了艺术性翻译的风采。


当然,周煦良译《福尔赛世家》也并非完美无缺。译本出版后,巫宁坤、庄雪鸥等译评家曾对书中的误译、漏译和可商榷的处提出了意见,周煦良虚心诚恳地接受批评,于80年代作了修正和处理。(以上参见孙致礼《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译林出版社,1996)


另外,髙氏的《现代喜剧》三部曲,至“文革”前只有两部译成中文,译者是汪倜然。第一部《白猿》由新文艺出版社于1958年6月出版,第二部《钥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61年7月出版。髙氏的第三个三部曲《尾声》至“文革”前只有第二部《开花的原野》被译成中文,译者李葆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59年8月出版。高氏的《高尔斯华绥短篇小说集》由沈长铖翻译,收入《品质》、《良心》、《在前的和在后的》等19篇小说,新文艺出版社于1957年6月出版。


70年代末,周煦良译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重新出版。80年代至90年代,同一出版社推出《高尔斯华绥文集》,该文集有《高尔斯华绥中短篇小说集》(陈焘宇编选,1997)、《殷红的花朵》(黄杲圻译,1990)、《铅烟盒案件》(裘因等译,1991)、《天鹅之歌》(汪倜然译,1989)和《尾声》三部曲:《等待着的闺女》(曹庸译,1988)、《开花的荒野》(李葆真译,1989)、《过河》(曹庸译,1990)及《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汗倜然译,1986)、《钥匙》(汪倜然译,1988)、《天鹅之歌》(汪倜然译,1989)。此外,1991年漓江出版社推出一部集子《有产者》,由周煦良、黄梅等译,内收长篇《有产者》,中篇《苹果树》,短篇《质量》,《吗哪》,《登峰造扱》;剧本《在前的和在后的》,《铅盒》。200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高尔斯华绥散文选》。至此,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有了中译本。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散文翻译示例——我有一个志愿
下一篇:赫•乔•威尔斯作品译介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