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hrase “It is I” is correct for formal writing. “It’s me” is considered an informal style. Today, most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use “It’s me” instead of “It is I”。
译:It is I 是正式的书面表达,“it’s me” 被认为是非正式的表达。但现如今,大多数的英语母语者会使用“it’s me”,而非“it is I”。
至于你想怎么用,就看你的偏好了,这个建议挺实用:
翻译一下这段话,就是说,当被问到“是谁”的时候:
如果你想听上去更自然、地道,那就回答“It’s me”;如果你想表现出完美的语法功底,可以回答“It is I”。
换句话说,It is I 虽然符合语法,但生活中用得不多;It’s me 虽然不符合语法,但却是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表达。
正如我们中文里很多不合逻辑、语法不通的表达,但用的人太多了就习惯成自然了,比如:
明明是“被太阳晒”,为啥要说“晒太阳”?
明明是“被风吹”,为啥要说“吹吹风”?
明明是去“灭火”,为啥要说“救火”?
明明是“馍夹肉”,为啥要说“肉夹馍”?
我还想到一个例子,国内有个牌子(还算有名吧)叫 ME&CITY, 也就是“我和这座城”。
不过,如果要按照传统英语语法,得写成 City and I,但 me 出现在前面在美式英语的口语中可是经常出现的。
比如“我和约翰明天来过来”,一些美国人可能说成:Me and John will come over tomorrow,但注意哦,这不符合语法规范,但生活中确实有人这么用。
所以,很多时候,学术的归学术,生活的归生活,不能拿学术里的概念去要求生活,也不能拿生活里的规律去怼学术。
但在考试中,还是要严守语法规定,否则被扣分你都没地儿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