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之前,人们管那片地方叫“西域”,不止今天的新疆,还包括中亚地区。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也是清朝确立的最后一块统治地区。
乾隆皇帝将之定名为新疆,意为“新辟疆土”,后来左宗棠在新疆平叛收复失地,奏议“他族逼处,故土新归””,自此统一口径。
乾隆帝
所以“新疆”二字本身就来自于汉语,在英文中也只能用拼音 Xinjiang 来表示。
再来看西藏。
还记得历史课本里,唐朝时期西藏的叫法吗?
那时候西藏被称为“吐蕃”,是来自于当地语言“bod”的音译,表示“heights”(高地)。
据说元代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听到这个说法,把它记作“Tubbat”(土伯特)传入西方,西方人据此发明出 Tibet 一词。
而汉语词“西藏”一词诞生于清朝,可见 Tibet 比“西藏”历史更悠久,在西方人脑子里先入为主了,因此在国际上也更有名。
“新疆”这个词出现之前,那地方也没传统的统一叫法,前面提到的西域也是个笼统含糊的概念,有了“新疆”这样的统一名称后,英文自然跟着它的拼音走。
语言就是历史,研究语言的过程中会牵扯出很多历史文化知识,喜欢这样的语言科普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