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国内宫斗剧的天花板是谁?非《甄嬛传》莫属了!
10年前,《甄嬛传》初登屏幕,凭借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出神入化的演绎,在追剧人心中留下了不灭的痕迹。
至今,《甄嬛传》在网上的讨论热度不减,从台词梗到表情包,从搞笑弹幕到二次创作,网友们的创意层出不穷,以至于诞生了一门学问 ——“甄学”
你知道“大胖橘”是谁吗?你知道“沈眉庄的一点点”是什么典故吗?你知道“粉娇你几”是什么梗吗?
火爆国内的《甄嬛传》版权也被 Netflix买走,出了一个美版《甄嬛传》(Empresses in the palace),经过剪辑,压缩成6集,每集90分钟。
不过美版没有配音,只提供英文字幕,侃哥昨晚也是拿到了资源,迫不及待地刷了几集,去了解那些极具清宫特色的嫔妃封号到底怎样翻译。
国内一些段子手也进行过搞笑翻译,比如:
华妃——Hua fly
婉嫔——Bowl poor(碗贫?)
安常在——Safety always here
曹贵人——Cao so expensive
叶答应——Leaf agree
是不是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啊?
正式的美版甄嬛传里的人物翻译还是很走心,很到位的。
我们先梳理一下清朝后宫的嫔妃体系,一共八个级别,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最高一级的皇后是 empress (/ˈemprəs/),其实就是皇帝“emperor”的女版。
比皇后低一级的是“皇贵妃”了,不过甄嬛的封号到头也只是贵妃——“熹贵妃”,被翻译为“Noble Consort Xi”。
记住,“贵”不是 expensive 啊,人又不是货物,应该用 noble一词,表示“高贵的”。
“妃”也不是 fly,这里不能走谐音梗啊,翻成 Consort (/ˈkɒnsɔːt/)就很合适,表示“(统治者的)配偶”。
皇贵妃比贵妃还高一级,Noble Consort 前要加个 Imperial。
比“贵妃”低一级是“妃”,要去掉修饰词 Noble,单独一个 Consort 就可以了,所以“华妃”不是 Hua Fly,而是 Consort Hua。
比“贵妃”低一级的是“嫔”,英文翻译是 Concubine (/ˈkɒŋkjubaɪ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