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三、 进一步稳定资助队伍,提高资助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各市要结合政府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在现有机构设置及编制范围内统筹调剂,确保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经费、办公场所等方面适应和满足学生资助工作需要。要提高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政治站位,稳定资助队伍,选优配强资助干部,不能因为机构改革而削弱或影响学生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加强对资助工作管理人员政策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执行力。
四、 全面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不仅是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精准资助,就是要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措施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从根本上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要在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并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扶贫信息系统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对学生资助信息动态跟踪监测。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高看一眼”,让他们优先享受资助政策,优先享受最高标准,优先享受政策叠加。同时,也要加大对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群体的资助力度。
五、 切实发挥学生资助的育人功效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学生资助必须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各地各校要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要在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倾斜,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六、 努力做到学生资助工作规范管理